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大厅 » 花卉苗木 » 果树苗木 »

供应千年桐苗种子种苗部 广西油桐苗和桐油苗基地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品牌: 油桐树 桐油树 千年桐树 油桐苗 桐油苗 油桐种子 千年桐种子 桐油种子
6: 3
10: 2
5: 15
单价: 5.00元/株
起订: 800 株
供货总量: 18000 株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广西 玉林市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23-04-04 08:18
浏览次数: 2117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供应油桐种子 千年桐树 广西桐油树 千年桐苗信息 油桐树 桐油苗 千年桐种子厂家 油桐苗价格 桐油种子品种

千年桐栽培主要技术(湖南 江西--广西公司联合种植)

一、采种:采种时,应选择健壮、结实多、无病虫害的10年以上的优良母树,当桐果外皮由青绿色逐渐变为红色,后转为黑褐色,并开始自然脱落,这时果实饱满,应及时采收。桐果采收后,将果实堆放在干燥阴凉的场地或室内,待果皮软化剥壳取出种粒,混沙贮藏。

二、育苗:
 1、播种苗:主要以播种的方法繁殖,种子采收后将种子硬壳打破马上播种,约40-80d发芽,随采随播或将种子沙藏至次年春播,喜排水好的土质。大田育苗的苗圃地应选庇荫避风、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下害虫少、无鼠害的地方。按常规大田育苗方法整地作苗床,播种前进行翻土,苗圃整地应清理杂草,并薄撒石灰粉或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全面消毒。每亩播种50~60公斤。2~3月在整好的圃地上按行距20~30厘米、株距10~l5厘米点播,覆土3~4厘米,播后约1个月左右发芽出土,注意防止因积水造成苗木烂根 。第二年苗高可达 80~250厘米,地径1.5厘米,每亩产苗 1.0—1.5万株,即可出圃造。
.2、嫁接苗:目前生产上栽培的千年桐实生林有60%为雄株。把千年桐苗接上雌株接穗,用90%的嫁接苗与10%的实生苗混交造林,可使千年桐雌、雄比例合理化,其果实产量会成倍增长。用常规方法培育一年生幼苗木做砧木,选择结果多、无病虫害的优良雌株作采穗母树。剪取其树冠外围中部芽眼充实的1年生枝条作插穗,采下后摘去叶片(留叶柄3cm长),及时嫁接。嫁接后10~20天检查接穗,若叶柄一触即脱落,或已抽梢,即为成活。成活“接株”要解除塑料薄膜,未成活者要及时补接。此后可按常规育苗进行田间管理,当年苗高和地径分别可达80cm和1cm以上,翌春出圃造林。

三、造林
1、造林地选择:造林地宜选择在海拔7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和浅山坡的中下部。千年桐喜光,要选择阳坡或半阳坡,阴坡不宜栽植千年桐。同时,土层要深厚,排水良好,土壤微酸性或中性。
2、造林密度:种苗、立地和经营方式不同而异。营造纯林应根据经营每亩67--167株左右为宜。实行与杉木、油茶混交的每亩套种千年桐50株左右,呈梅花形配置。
3、整地方式:全面整地适用于缓坡地,秋季整地,施足底肥,直播千年桐籽。带状或穴状整地适用于坡度较大的山地,按一定的行距,水平挖垦1—1.5m宽的带,或1×1m的穴。
4、造林方法:可以直播造林或植苗造林。直播造林使用随采随播或春播,每穴播2—3粒,种子要均匀散开呈三角形,播后覆土5—6cm。植苗造林时要对苗木进行复选,挑选苗高50—200cm,地径0.4—0.5cm以上,顶端优势明显,顶芽完好,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苗木出圃造林。余下苗木集中调整后继续管理,作补植之用。造林最好在雨季期间进行。火烧迹地一般与杉木或木荷、枫香等实行混种,混交比为1∶2。在残次林、四旁地种植要因地制宜,每穴施有机基肥50—100斤,磷肥2—4斤拌匀。
5、幼林抚育::千年桐是阳性植物需强光,因此,在每年7—8月要进行松土、除草,结合施一些氮、磷、钾肥或桐饼,疏松土壤,蓄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以促进幼树骨架形成和花芽分化,提早结果。松土深度一般为10—18cm,冬季宜深,夏季宜浅,平坦地宜深,陡坡宜浅。为促进千年桐的生长发育,每年要施肥2—3次,结果后,宜施堆肥、厩肥等有机肥料,方法是沿树冠投影外缘下挖半圆形浅沟,把腐熟的肥料施入沟内,然后盖土。

供应桐油种子 千年桐苗信息 千年桐树 油桐树 桐油树 千年桐种子厂家 油桐苗价格 桐油种子品种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农村网看到的,谢谢!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sell/471680.html
      重要提示:交易时请认准企业营业执照认证会员农富通会员,确保交易,以免受到损失!以上信息由会员{北流市富饶农产品苗木销售部}发布,农村网不保证以上信息真实有效,请仔细甄别.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请联系我们.
同类供应信息
 
产品分类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