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茯苓的生长环境,茯苓是什么植物生长出来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6:11  浏览次数:1549
内容摘要:1、土壤:土壤ph以3-7为宜,尤以4-6最为合适,同时要求疏松透气,砂多泥少,排水良好。2、温度: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2-28℃,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子实体分化生长温度为18-26℃。3、水分:人工栽培时,段木含水量以50-60%为宜,土壤含水量以20%为宜。4、空气:选择沙多泥少处栽培,并且在段木下窖后,覆土不宜过厚。一、茯苓的生长环境1、土壤(1)土壤ph范围为3-7左右比较适宜,其中尤以4-6左右最为合适。(2)土壤要求排水性能良好,疏松透气,砂多泥少(含沙量60-70%左右),土层5

茯苓的生长环境,茯苓是什么植物生长出来的

回答1、土壤:土壤ph以3-7为宜,尤以4-6最为合适,同时要求疏松透气,砂多泥少,排水良好。2、温度: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2-28℃,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子实体分化生长温度为18-26℃。3、水分:人工栽培时,段木含水量以50-60%为宜,土壤含水量以20%为宜。4、空气:选择沙多泥少处栽培,并且在段木下窖后,覆土不宜过厚。

一、茯苓的生长环境

1、土壤

(1)土壤ph范围为3-7左右比较适宜,其中尤以4-6左右最为合适。

(2)土壤要求排水性能良好,疏松透气,砂多泥少(含沙量60-70%左右),土层50-80cm深。

2、温度

(1)生长温度以10-35℃为宜。

(2)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2-28℃左右。

(3)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8-35℃,尤以25-30℃左右更为合适。当温度降低至5℃以下时,菌丝生长受到抑制,但是能够忍耐0-5℃的短期低温以及40℃的高温。

(4)子实体分化生长温度为18-26℃。

(5)昼夜温差较大时,有利于茯苓的生长。

3、水分

(1)在栽培过程中,段木含水量以50-60%左右为宜,土壤含水量以20%左右为宜。

(2)在结苓期时,如果土壤湿度低于15%,菌核容易龟裂,应当适当浇水。

4、空气

茯苓好气,在栽培的时候,通常选择砂多泥少的地点,并且在段木下窖后,上边的覆土不宜过厚。

二、茯苓是什么植物生长出来的

1、野外环境下,茯苓常见于海拔600-1000m山区的向阳、干燥山坡上的马尾松、赤松、黑松、黄山松、云南松等松属植物的根际部位。

2、茯苓生长发育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菌丝阶段和菌核阶段。其中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是菌丝从木材表面吸收养分和水分,同时分泌酶来分解、转化木材中的有机质纤维素,让菌丝在木材中生长。而菌核阶段,即菌丝生长至中后期时,聚结成团,形成菌核。

3、春栽:在冬季的时候,准备相关物料,第二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中旬接种。

4、秋栽:在夏季的时候,准备相关物料,当年的8月末期至9月初期接种。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茯苓的生长环境,茯苓是什么植物生长出来的”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428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茯苓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