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秋季河蟹死亡的原因,怎样减少河蟹死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01  浏览次数:8334
内容摘要:一、昼夜温差较大造成河蟹“感冒”从而引起死亡入秋后昼夜温差大,水体温差变化也大,特别是秋雨天气多,雨后水体温差有时达到9~10℃左右,体质差的螃蟹往往很难适应这样大的温差变化,容易患感冒,对于这种现象,在日常生产中要注意适时控制水位,控制水温的急剧变化,在天气变化大的情况下适当加深水位。另外,水面上些着葫芦、花生等浮游植物,对保温控制温度也有帮助。二、投饵不当导致死亡入秋后昼夜温差大,气压、水温变化增大,螃蟹食欲也会变化,过度喂入植物性饲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死亡,出现所谓&ldquo

秋季河蟹死亡的原因,怎样减少河蟹死亡

一、昼夜温差较大造成河蟹“感冒”从而引起死亡

入秋后昼夜温差大,水体温差变化也大,特别是秋雨天气多,雨后水体温差有时达到9~10℃左右,体质差的螃蟹往往很难适应这样大的温差变化,容易患感冒,对于这种现象,在日常生产中要注意适时控制水位,控制水温的急剧变化,在天气变化大的情况下适当加深水位。另外,水面上些着葫芦、花生等浮游植物,对保温控制温度也有帮助。

二、投饵不当导致死亡

入秋后昼夜温差大,气压、水温变化增大,螃蟹食欲也会变化,过度喂入植物性饲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死亡,出现所谓“胀死”的现象。此时,应增加饲喂小鱼、螺母等蛋白质含量高、易消化的饵料,辅助少量植物饲料,有利于河蟹的消化吸收和河蟹的增肥,同时注意不要投喂不洁的饵料,以免引起河蟹的胃肠疾病。

三、及时捕捞,预防和减少自然死亡

河蟹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一次次的蜕壳,体积变大,体重增加,进入秋季9~11月特别是“霜降”前后(10~11月)都会有一批二年生的河蟹性腺发育成熟,由“黄蟹”蜕壳变成“绿蟹”,性腺成熟的河蟹由于体内渗透压升高,刺激成蟹进行降河洄游,到浅海去繁殖后代。这就是俗话说的 “西风起,蟹脚痒”,这时如不将其及时捕捞上市,继续留在淡水环境中饲养,极易导致河蟹发生逃逸及不能适应淡水低渗透压,生理失调死亡。现在一些养殖户为片面追求效益往往将已成熟达上市规格河蟹进行囤养,待市场量少价高时进行出售,这时更应注意对性成熟“绿蟹”进行及时分拣抓捕出售,避免因自然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秋季河蟹死亡的原因,怎样减少河蟹死亡”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399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海蟹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