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低水分籽粒直收提升西北玉米竞争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06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071
内容摘要:玉米低水分籽粒直收现场。深秋时节的11月初,距离土默川平原灌区大田玉米收获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然而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敕勒
低水分籽粒直收提升西北玉米竞争力

 

玉米低水分籽粒直收现场。

深秋时节的11月初,距离土默川平原灌区大田玉米收获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然而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敕勒川现代农业博览园玉米中心基地,密植高产攻关田里的玉米还直直地矗立!让玉米在大田里多站一个月再收获,看似简单,实际从种到收都集成了科研攻关成果,通过选用抗倒耐密宜机收品种、延期晚收,让玉米在田间站秆晾晒、籽粒充分脱水,待籽粒含水率降至接近仓储标准后,像收小麦一样收玉米籽粒,把农户从掰棒子、入场翻晒、再脱粒等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并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近日,由内蒙古农业大学承办的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西北区玉米竞争力提升现场观摩会暨籽粒直收测产现场会召开,会议现场观摩了新型农机装备、秸秆还田、籽粒直收等玉米生产关键技术作业,并对玉米密植高产攻关田进行了籽粒直接收获测产。测产结果表明,中单103、中单153、中单168等品种粒收实测1000公斤/亩(折14%含水量)以上,收获籽粒含水量17%-19%,破碎率低于1.2%,损失率低于1%,较当地主推品种增产11%-15%,实现了高产和低水分、低破碎高质量籽粒直接收获,为在我国西北区推广玉米籽粒直收生产模式提供了技术储备。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一大作物,2019年种植面积5664.5万亩,总产量544.5亿斤,每年为国家供应200亿斤商品玉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蒙西综合试验站站长、内蒙古农业大学校长高聚林教授介绍说,目前,内蒙古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率不到80%,玉米机械粒收是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制约着玉米生产效率提升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受常规品种成熟后籽粒脱水慢、抗倒伏性差以及销售市场烘干设备缺乏等因素影响,内蒙古及西北地区玉米收获仍以人工或机械收穗为主,收获后还要进行果穗拉运、晾晒、脱粒等,费工费力,且容易造成霉变。

针对这些问题,内蒙古农业大学玉米创新团队在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丰”专项等项目支持下,立足西北适宜籽粒直收的良好光温优势,通过选择早熟、耐密、抗倒伏、宜粒收品种,和田间立秆晾晒延迟晚收,实现了低水分田间直接收获籽粒,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仅为17%-19%,可直接销售,并大大降低烘干成本,达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同类技术水平;且与收穗相比,可免除玉米果穗拉运、晾晒和脱粒等人工费用,每亩可节约生产成本60元-100元。

西北地区玉米生产还面临着干旱缺水、地膜覆盖污染农田的问题,为此,内蒙古农业大学通过连续5年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持续培肥改良土壤,使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明显提升,在不覆膜条件下,显著提升了灌溉水和肥料利用效率,有效破解了西北灌区水肥过量投入和残膜污染问题。

在此基础上,内蒙古农业大学集成了一套适宜西北地区的玉米“两改一增二保”绿色生产技术体系。两改:一为改土,即通过连年秸秆深翻还田培肥改良土壤,可明显降低化肥投入,实现玉米增产,实现“藏粮于地”;二为改种早熟、耐密、宜粒收品种,使品种适宜密植增产和籽粒直收。一增:增加种植密度,通过6000株/亩以上高密度种植,实现高产。二保:一为节水减肥环保,即通过培肥地力提高土壤对水肥的涵养供应能力,降低水肥投入和对环境的影响;二为全程机械化保障,秸秆还田、精播密植、水肥管理和籽粒直收等全生产环节通过精准全程机械化,保障作业质量和效率,不但实现了玉米密植高产1000kg/亩以上,还使生产用工降低40%以上,亩增加经济效益200元以上,明显提高玉米生产的效益竞争力,推动实现了“藏粮于技”。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新海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干旱少雨,率先在全国开展玉米低水分粒收,可大幅度降低玉米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升西北地区玉米竞争力。与会专家表示,要利用10月至11月西北较好的温光资源,通过田间站秆晾晒脱水至20%以下收获,把热量资源转化为生产效益,降低烘干成本,改善籽粒品质,玉米密植低水分籽粒机收将成为西北今后玉米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低水分籽粒直收提升西北玉米竞争力”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1106/7897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