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走出山沟、走出贫困:隆子县“菜篮子”托起致富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浏览次数:8796
内容摘要:中新网山南9月16日电(郎朗)在一些偏远地区,如果没有自身强大的意志和外界一定的帮助,很难彻底走出贫困的泥淖。在西藏山南市隆

中新网山南9月16日电(郎朗)在一些偏远地区,如果没有自身强大的意志和外界一定的帮助,很难彻底走出贫困的泥淖。在西藏山南市隆子县,几代人深陷贫困的境地,终在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帮扶下迎来转机。

冻伤的脚,让贫穷有了具象化的呈现

贫穷像是一道无解的题,曾经困住了隆子县的很多地方。

今年42岁的群培在这道题里困了38年。远在山沟沟里的家,和整个雪沙乡普卓村一样,远离一切现代社会的便利条件。见不到光的土房子、交通、用电、用水……群培连说了6个“不方便”来描述当初的生活。

一家四口,只有1亩地来种青稞,最值钱的5头牛一个赛一个羸弱;群培身体不好,家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妻子外出打工赚的几千块钱,一年下来,全家最多的时候只有5000元左右收入。

没有耕地、劳动力有限、交通不便、缺乏就业渠道,群培家穷了3代,他感到生活无望,难以突围。

贫穷的苦,也让53岁的巴珠记忆犹新。

这位现在拥有众多产业、外人眼中成功的企业家,脚上一双黑色运动鞋因为常和土地打交道而变得灰扑扑的。鞋子,也是巴珠对贫穷最深刻的感知,当年11岁的他没有鞋穿,双脚在冰天雪地的高原上冻得都是伤口。疼痛,让贫穷有了具象化的呈现。

20亩地种植的青稞小麦还不够全家11口人果腹,巴珠只念到初中就被迫辍学养家。

“当时我就想着,我一定要做出一番事业!”贫困让群培耽溺在愁苦中,却给了巴珠绝地反击的勇气,他花了几十年时间,和贫困做抗争。

从打工开始,绝地逢生

1990年,巴珠开始了在隆子县的打工生涯。此后7、8年时间,他一边跟着师傅踏实学技术,一边寻求致富的机会。

千禧之年,西藏全区的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劳务市场开始活跃。巴珠意识到,机会来了。独木不成林,只有有规模、有规范地组织人员外出务工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于是,他开始组织隆子镇扎果村青壮年劳动力承揽一些建筑行业零工,后来索性成立了扎果村农牧民施工队。

克服了招不到人、不被信任、没有资金支持等种种困境之后,施工队的业务和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巴珠有了余钱,在2016年和政府合作,承包经营了扎果村日光温室大棚。渐渐地,隆子县绿健蔬菜生产基地、隆子县“聂雄”高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等特色产业,隆子河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隆子县扶贫商贸批发市场等产业项目一个个建立了起来。

30多年时间,巴珠终于走出了贫困。

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脱离贫困的巴珠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他决心要带着乡亲们一起脱离穷苦的生活。

“天天住宾馆”的新生活

巴珠发家之际,群培的生活也迎来了转机,在政府易地搬迁的政策扶持下,他们一家搬到了叶巴村,新房子让一家人无比兴奋。“好像天天住宾馆似的。”群培说。

居住环境改善后,就业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巴珠向他们伸出了援手。2016年,群培和妻子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到了“菜篮子”工程园区工作,通过认真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和农机具使用方法,群培很快便成为技术骨干,还当上了小组长。他和妻子两个人加起来每个月有8500元收入,2018年,他们摆脱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身份。

物质条件改善的群培,开始注重自己的打扮,他学着城里人的样子,穿整洁熨妥的衬衫,再外搭一件毛衣,他的衣领雪白,穿搭体面。

像群培这样的贫困户,有很多都在巴珠的产业园里工作。目前,巴珠的各个产业带动了当地700多名群众就业增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57名。

此外,他创建的山南市永创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也在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多年来,累计出资531.8万元慰问叶巴村、新巴村、娘嘎村、宗雪村、沙琼村、雪沙乡、热容乡、列麦乡等地的困难群众,出资1236万元为这些地方修路,给贫困户修房子。巴珠还资助贫困户学生读书、给村里买农机产品,为困难家庭支付医药费,疫情期间,更是捐款250万和十多万的各类物资用于抗击疫情。

“慈母般关爱,巴恩胜亲人”,这是隆子县日当镇国村次仁旺杰给巴珠赠送的锦旗上写的话。这位企业家,抓住机遇,在政策的帮助下,不仅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也给其他人带去了新生活的可能。(完)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走出山沟、走出贫困:隆子县“菜篮子”托起致富梦”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917/7850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