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养殖粪污零排放 做饭取暖花钱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341
内容摘要: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集中供气工程全貌。资料图虽然已是初冬时节,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还是一片绿意盎然。远有青山苍翠,近有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集中供气工程全貌。资料图

虽然已是初冬时节,四川省绵竹市孝德镇年画村还是一片绿意盎然。远有青山苍翠,近有流水淙淙,村民在白墙上创作的一幅幅画作,赋予了青山绿水更丰富的民俗文化元素。村民们的创作热情源自“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日子,四川省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的实施则为他们平添了更多的幸福感。

“绵竹沼气建设已有40多年的历史,沼气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促进了农村和生态农业发展,使农民得到能源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如今,绵竹在农村能源的利用上更加多元化、清洁化。”作为绵竹农村能源建设发展历程的见证人——原市农村能源局局长王永智无比自豪。

近年来,四川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指导,将沼气建设深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生态循环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农村能源富矿,坚持“沼气为主、多能互补”的方针,建设美丽宜居新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脱贫攻坚。据了解,全省农村沼气用户保有量达到592万户。各类沼气工程保有量7025处,年产沼气3亿多立方米,沼气发电装机容量1.2万千瓦,年发电量近5000万千瓦时。特别是最近十年,在883个美丽新村和新农村综合体配套建设新村集中供气工程,既让农户用上了清洁便利的“管道沼气”,又有力助推了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行动——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建设农村沼气

“用上沼气后,做饭洗澡都方便多了。现在农村的条件不比城里差!”西充县古楼镇过江楼村村民李文凤说。李文凤家的沼气池就建在厨房旁边的空地上,从出气口牵出的气管连接着灶具与热水器,进料口连通了卫生间、猪栏、鸡舍,而出料口也设计了储肥池。这样,平时产生的菜叶、果皮等厨余垃圾和杂草、农作物秸秆扔进沼气池,与排送到池里的人畜粪便一起发酵后就可以产生沼气,沼气用来做饭,沼液和沼渣用来给桃树施肥。

“用起来安逸得很,几乎不需要成本。”李文凤算了笔账,他家3口人,每天烧水做饭洗澡,在此之前无论用天然气还是用电,每个月花费至少在100元以上,而用沼气既清洁又方便,还不花钱。

“建这样一个沼气池,加上配套的管道和灶具,政府给我们补贴了1000多元,还派专人提供技术指导,我们只要出点劳力就可以了。”李文凤说,由于沼气池好用,花钱又少,村民都争着建。

除了像李文凤家这样的户用沼气外,四川省更着眼满足新村用能基本功能,快速推进新村集中供气工程。从2012年起,省级财政共投入4.42亿元,建设新村集中供气工程1185处,年产沼气3000万立方米,8.36万户农民用上了清洁能源。为种植业提供了优质无害化有机肥,每年肥料增收节支8000万元。

德阳市农村能源办负责人表示:“集中供气站实行专业化管理,方便便宜,很受群众欢迎。”

泸州市江阳区蓝田镇沼气服务站站长说:“沼气站建多了,许多蜂窝煤加工厂转产其他环保型生活能源,光秃秃的山变绿了,野生动物也回来了。”

改变——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让农业提质增效

沼气解决了农村用能问题,产生的沼渣沼液则为发展循环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四川省积极开展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循环农业,充分发挥了沼气工程在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农业生产中的增效、增收、提质作用。

围绕种养循环产业园,积极推进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为纽带的“产业园区中循环”模式。西充县义兴镇百科园区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园区现在养殖生猪8000头,按照循环农业的整体设计,配套了大型的沼气工程,生产的沼气可为周边100用户生活供气、为养殖场圈舍保暖和企业自身发电等,年经济效益可达40万元。生产的沼渣沼液为3000亩种植基地提供有机肥料,年可节约用肥35万元,实现园区内部种养平衡发展。”

围绕建设美丽新村,大力发展新村集中供气工程为纽带的“家庭农场小循环”模式。在存栏500头生猪左右,种植面积300亩左右的家庭农场,配套集中供气工程,对养殖场产生的粪污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生产沼气为附近农户提供清洁能源,生产的沼渣用于家庭农场种植业基肥,生产的沼液用于农场灌溉,形成循环农业小循环利用模式。绵阳市梓潼县三泉乡丝公村泉源家庭农场存栏1300头生猪,配套集中供气沼气工程,生产沼气为农场周边45户农户供气,生产的沼渣为猕猴桃做基肥,生产的沼液通过自动喷灌系统喷灌400亩猕猴桃,有效地解决了该家庭农场养殖业的污染问题。绵阳市梓潼县三泉乡丝公村泉源家庭农场负责人说,“我们注册的‘异珍源’猕猴桃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每斤售价高达35元,比普通种植猕猴桃售价高出两倍呢。”

围绕建设生态家园,打造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庭院经济微循环”模式。以家庭养殖户为单元,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畜禽粪便直接进入沼气池,生产的沼气供家庭使用,沼渣沼液用于家庭种植,形成循环农业微循环利用模式。广元市苍溪县养殖3-5头猪的家庭,符合条件的农户配套建设一口池容6-8立方米的户用沼气池,年产350立方米沼气可以基本解决家庭全年生活用能,生产的沼渣沼液能解决2-3亩农作物的用肥需求。全县沼气综合利用农户10万户,20万亩农作物施用了沼渣和沼液,粮食增产1万余吨,加上沼气用能和节约化肥开支,每户可增收节支1500元,全县增收节支1.5亿元。

转型——从单一能源供应到改善人居环境、助推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农村能源建设转型升级带来重要机遇,沼气将在农业清洁生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这里已经达到了零排放,从来没有老百姓反映过环保问题。”德阳市旌阳区洪国养殖场负责人杨洪国表示:“沼气的特殊作用是环保。”

宣汉县有几百个养殖场,县委一位负责人表示:“按照循环农业的整体设计,我们累计建了沼液发酵池1800立方米,完全实现了养殖粪污零排放。”

今年6月,在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助推人居环境整治现场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农村能源部门将为四川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技术支撑,将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充分利用沼气项目,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基本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

面对发展机遇,四川农村户用沼气也在转型,从过去的单一能源供应转化为粪污的综合消纳利用,同时向贫困地区倾斜,项目重点支持和优先安排到贫困县、贫困农户。

凉山州雷波县箐口乡双龙桥村集中供气项目建成后,免费供周边75户农户使用,沼渣沼液外卖给种植业主,用以灌溉周边1000多亩核桃、板栗园,沼渣沼液年收入19540元。项目及配套种植园带动周边45名贫困户就业,年人均工资收入1.8万元。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四川省在深度贫困县推行户用沼气池“保姆式服务”管护模式,为贫困户年均增收节支800-1000元。在广元、巴中等贫困地区探索出沼气工程“公司化管理”“超市化服务”“服务网点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实现12个月稳定供气,贫困户年均增收节支400元。喜德县创新“分户养殖+统一管理”的运营模式,村集体每年可增收2万元,探索了业主、农户、村集体互利共赢的扶贫项目利益联结机制。

四川省农村能源办主任向淼说,四川农村沼气建设已深度融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在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气候变化应对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养殖粪污零排放 做饭取暖花钱少”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1122/6786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