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林业种植 » 正文

严冬期间棚室黄瓜管理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02  浏览次数:81611
内容摘要:严冬季节,外界气温低,光照时间短,对棚室黄瓜生长较为不利,但此期正是棚室里黄瓜生长发育、结瓜的关键时期,此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棚室黄瓜栽培的经济效益。其主要管理措施是1、搞好

严冬季节(12月~翌年2月份),外界气温低,光照时间短,对棚室黄瓜生长较为不利,但此期正是棚室里黄瓜生长发育、结瓜的关键时期,此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棚室黄瓜栽培的经济效益。其主要管理措施是:

1、搞好保温防寒

黄瓜生长结果的适宜棚温是白天保持25~30℃,夜间13~16℃,最低棚温不能低于8℃,否则栽培容易失败。严寒来临之前应在棚前20cm外挖深、宽各50cm的防寒沟,填上麦秸,盖上薄膜,再覆一层土,以保证棚前蔬菜的正常生长:后墙外培1m高的土堆:定植大行内辅一层新鲜、干燥玉米秸或麦秸,雨雪天在草苫外加盖一层大小与棚面一致的农膜或编织袋布,以防雨雪浸湿草片,并可提高棚温2℃。

2、改善光照条件

晴天在保证不过分降低棚温的情况下,草苫要早揭晚盖,使植株多见光,5~7天清洁1次无滴膜。雨雪天气也要在中午雨雪暂停间隙拉苫,使植株短时间见光,切不可数月不拉苫。连续雨雪天气骤然变晴,草苫应陆续间隔拉开,使植株逐渐见光。棚室内应刷白墙体,张挂反光幕,安装日光灯。及时吊蔓、绑蔓、改善棚内光照条件。

3、严格肥水管理

严冬期间要严格控制灌水,一般视墒情每隔7~15天灌水1次,灌水需在上午10时进行,水温与地温不相差2℃,采用膜下灌水、挖穴灌水、膜下滴灌等方式灌水,切忌大水漫灌。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此期基本上不用追肥,必要时可随灌水每666.7立方米追施磷酸二铵或尿素10~20kg、硫酸钾10kg。每隔15天左右结合喷药叶面喷施500倍绿风95,光合微肥或1000倍绿芬威1号液2~3次,改善植株的营养水平,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4、增施二氧化碳

严冬季节棚室黄瓜很少通风,棚室内二氧化碳严重缺乏易引起减产,此时可以使用气粒肥,按每平方米30克的用量埋于植株周围,这样固气粒肥可连续40天释放二氧化碳气体,浓度可达800~1000ppm。也可以在棚内每50平方米设一高30cm的塑料桶或瓷缸,桶内加10cm的1∶3稀硫酸,于每日上午9时将用纸包好的10克碳酸氢铵投入桶内的稀硫酸中,即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注意晴天投入硫酸氢铵可以多些,反之少些。

5、及时调整枝蔓

黄瓜长到4叶时,应及时在每行黄瓜顶部利用棚里结构材料,沿南瓜向扯上细铁丝,然后在细铁丝上拴上细塑料绳下垂至瓜苗,把瓜蔓绑在吊绳上。植株高度控制在1.5m左右,呈南低北高形式,以利合理采光。随着瓜蔓生长和下部瓜的采收要及时落蔓、盘蔓,摘除下部的老叶、黄叶、病叶,一般年株保留20~24片有效叶瓜。

成熟的瓜条及时采收,一般每株留2~3条正在膨大的瓜条,3~5个雌花。长势强的可以适当多留晚摘,长势弱的应少留早摘。同时继续去雌、掐须。

6、注意防病治虫

认真搞好病虫测报,及时发现,适时防治,有选择地交替使用5%百菌清粉尘剂、6.5%的甲霜灵粉尘剂、素克灵、灰霉清烟雾剂、15%粉锈宁可湿性粉1500倍液、30%DT悬剂500倍液防治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选用80%敌敌畏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0.9%爱福丁乳油6000倍液防治白粉虱、蚜虫。

综上就是严冬季节下棚室黄瓜的管理技术,大家需要注意以上这些要点,当然除此之外大家也可以继续补充其他内容!

关于严冬棚室黄瓜管理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农村网其他农业内容。

推荐阅读:黄瓜定植后的管理要点有哪些?需要的可以过来了解下!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严冬期间棚室黄瓜管理技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802/7489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