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摸底种质资源 保护农业“芯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09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546
内容摘要:农作物种质资源被喻为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乡村振兴、满足国民营养健康需

农作物种质资源被喻为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支撑乡村振兴、满足国民营养健康需求的战略性资源。

按照农业农村部有关方案的安排,6月26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第三次北京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启动会暨培训班,为摸清北京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家底”做足准备。在深层意义上,“摸家底”的目的主要是为全市作物种质资源“建档立卡”,保护北京农业的“芯片”。

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是农业“第1号任务”

通俗讲,农作物的种质资源是指与农业相关的,能够用于育种或生物资源研究的资源材料。可以说,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现代种业和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命线”。

近年来,随着气候、自然环境、种植业结构和土地经营方式等发生变化,大量地方品种消失,而人类未来面临的食物、能源和环境危机的解决都有赖于种质资源的占有。因此,查清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保护携带重要基因的资源迫在眉睫。

从产权保护的角度看,进入二十世纪后,“种中国大豆侵美国权”生物海盗的案例常有发生。中国作为遗传资源禀赋丰富的国家,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农作物种质资源是国家的核心利益。

据悉,原农业部自2011年起就着手谋划布局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2015年2月,原农业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印发了《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年)》,把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被列为“第1号任务”,认为是最基础、最紧迫的环节。

据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种业管理处处长王艺中介绍,在此背景下,北京市的工作方案也已出台,需要有关单位充分认识普查与搜集行动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重视程度,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摸清“家底”助力北京现代种业发展

近些年,在“北京种业规划”等政策利好下,北京市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王艺中列举了四个方面的成绩:一是成为全国种质资源保存集中地,二是建成较完备的资源保存体系,三是作物种质资源基因型鉴定走在全国前列,四是地方特色老品种挖掘利用初现成果,为下一步开展普查与收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北京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面临着新的挑战。”对此,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一是特有特异的种质资源消失风险加剧。中国农科院对已完成汇交的湖北湖南等6省普查数据进行统计,发现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地方品种的数量分别减少了70%和51%。随着北京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速,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可以预计我们的地方品种和野生种等特有特异种质资源消失的速度更快。

二是优异资源和基因资源发掘利用严重滞后。目前主推品种对种质资源的利用仍然不足,已开展深度鉴定的资源占比低,种质资源表型精准鉴定、全基因组水平基因型鉴定以及新基因发掘不够,不能完全满足品种选育对优异新种质和新基因的需求。

三是种质资源管理参与度和共享度不够。一方面,由于我国研究工作绩效机制问题,种质资源工作成果尚难以得到公正的评价,导致种质资源保护队伍不稳定,人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共享机制不到位,公益性保护与商业化利用之间缺少有效的纽带,使得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无法调动企业及社会力量来参与完善种质资源保护管理体系。

因此,尽快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和抢救性收集,查清北京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抢救性收集濒临消失的资源,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编目保存、数据库建设以及保护性开发符合北京现代种业发展需求,有助于推动北京现代种业发展。

围绕五大任务实施好普查和征集行动

启动会上,北京市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张连平介绍了《第三次北京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将在11个普查区和5个系统调查区普查与征集粮食、经济、蔬菜、果树、牧草、绿肥等作物的古老地方品种,种植历史可追溯到1981年前育成品种及重要作物的野生近缘植物。具体任务主要涵盖以下五个方面。

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征集。对海淀、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大兴、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11个涉农区开展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其中就要查清粮食、经济、蔬菜、果树、牧草、绿肥等栽培作物地方特色老品种的分布范围、主要特性以及农民认知等基本情况;基本查清重要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濒危状况;同时,分析社会经济和环境变化对农作物种质资源演变趋势的影响。在这个基础上,征集古老、特有、特异作物地方品种和珍稀、濒危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的种质资源220-330份。

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和抢救性收集。在门头沟、房山、大兴、平谷、怀柔5个涉农区,进行系统调查和抢救性收集,收集各类珍贵种质资源400-500份;对征集和收集的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和编目保存550份以上。

对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编目保存。要系统整理全市种业科研院所、企业及个人已保存的、这次行动普查与征集的、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的种质资源数据信息,建立北京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按照有关规定开放共享。编写相关的报告,研究北京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措施于可持续利用模式。

注重种质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结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工作部署,对具有重要潜在市场价值的“京味”乡土资源进行提纯复壮、挖掘利用和开发推广。还将交流引进其他省区市优异地方特色种质资源100份,从中筛选出适宜北京的种质资源进行推广利用。

开展畜禽、水产遗传资源调研。查清北京地区这两类遗传资源的主要种类品种、存量分布、特征特性等基本情况,形成调研报告,提出保护利用的具体措施和政策建议。

按照《方案》时间表,这次实施期限是2019年4月到2021年12月,大概要持续2年半的时间。其中明确,2021年底前,初步建成北京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按照“边保护边利用”的原则,2020年到2021年将对普查中发现的优异本土种质资源开发利用,交流引进外埠优异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在京开展种植评价。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摸底种质资源 保护农业“芯片””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709/6607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