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田间地头看春耕生产 大庆市大同区“跑风地”里药飘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06  来源:大庆网  浏览次数:83062
内容摘要:种植板蓝根有21年历史的大庆市大同区,今年又延伸出30多个品种的中药材。近日,大庆市大同区陆续播种完的8.5万亩中药材,已不同程
 

 

种植板蓝根有21年历史的大庆市大同区,今年又延伸出30多个品种的中药材。

近日,大庆市大同区陆续播种完的8.5万亩中药材,已不同程度地拱出土层,有的刚冒出苗尖,有的已长出三四个叶。

大庆市大同区20%左右的耕地含有沙土,春种时节遇到大风天,稀疏的土层便会随风扬起,村民把这种地块叫“跑风地”。“跑风地”只能“广种薄收”,区里变劣势为优势,把南方种植的板蓝根等中草药在这块土地上种出了“名堂”。

南药北种成规模

双榆树乡新华村,是大庆市大同区种植中草药较早也是经验较多的一个村,今年全村种植板蓝根1万亩。

“板蓝根种植要比粮食作物稍晚一点,秋后收获主要以根茎为主,适合在沙土含量高的耕地上生存。”村支书佘庆羽开门见山地说着,来到板蓝根出苗的地块里。

绿得深浅不一的板蓝根地块,每隔二三十米远就有躬身挪步的村民在间苗。佘庆羽说,全村有八成农户种板蓝根。为啥?不愁卖,出钱快,收益好。根茎叶都能卖,摊上好年景,市场价高的话,一亩地能卖2000元,市场价低时也能卖1200元左右。

正说着,与迎面走来的张志发相遇。佘庆羽问他,人家都在间苗,你咋回来了?张志发说他家的板蓝根今春是他和老伴人工点籽,出的间隙均匀不用费二遍事了。

“这是我们村的种植大户,点子多着呢。”佘庆羽拍着张志发的肩膀,满意地笑了。

“我的经验是大垄小沟,别人一亩地400斤是高产,我一亩地能产450斤到500斤。窍门就在自己改良了播种机,今春播种那几天刮风下雨,没敢用播种机,因为板蓝根的籽粒特轻,风一刮就聚堆,出苗厚了还得间苗。”张志发介绍着。

如今,板蓝根种植在大同区已形成规模,今年全区8.5万亩中药材中有5万亩是板蓝根。再有4个月,板蓝根又到了收获期,那时村民们就会等来一笔进账的款项。

“捆”在一起来“种”钱

赚钱就多种。今年,板蓝根在林源镇隆泉村不再是一家一户种,而是以合作社的形式来发展。在这里,种植户们都能和谐统一地“唱”好一个“调子”,听从一个“口令”。

“光一个品种太单一了,人家客商一问有没有沙参、黄芪,咱就傻眼了。要把客源留住,让客商的脚步停在咱这,品种必须多样化。经过十年的不断试验试种,现在村里由最初的30个品种选出8个品种,今年有2个合作社种植了3000多亩的中药材。”隆泉村村支书甄铁成说,合作社采取的是大垄和平播相结合、种植和栽植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产量和效益双丰收。

去年育苗、一个月前移栽完的200多亩黄芪地里,70多厘米高的黄芪已快到记者的腰部,再有五个月黄芪就能收获了,一亩能卖5000多元。

距离黄芪地3000米远的另一块桔梗地里,种完半个月的桔梗刚刚出苗,甄铁成说它的亩效益在1500元以上。

与合作社“捆”在一起,种植户在市场上便有了话语权。以往价格掌握在老客手里,现在价格由合作社组织与市场决定。秋后一斤能多卖两毛到五毛钱,每亩地比自己种时多增收200元到500元。

“今春多个品种种植,又种对了。”甄铁成说。

药材种出新“情结”

与新华村、隆泉村不同,在离这两个村40公里远的地块里,杨文庆今年种植的24个品种的药材中,还有10多万株的薤白苗马上进入移栽期。

杨文庆,八一农大农学系的毕业生,六年前他回到大同区大同镇,开始研究中草药的新品种,如果试种成功便可以带动更多的村民种植。2017年开始大量繁育,今年也是他研究试种以来收获最多的一年。

120多亩的试验田里,长势良好的紫草已有20多厘米高。杨文庆说紫草亩产230斤,与药厂签约是16元一斤,出口韩国一斤能卖20元。

“我一共试种了30多个中草药品种,17个品种是当年生长当年收获,还有16个品种需要二年甚至三年到四年的生长期,虽然生长期长,但效益也更加可观。我种的苍术如果第四年收获的话,亩产值能达到5万元,亩纯收入4万元。”杨文庆说。

因为试种的药材稀有,杨文庆像对待新生婴儿一样精心管理,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是开车巡地查看苗情。

杨文庆说他现在已与药材结下了难舍的“情缘”,手捧药籽,仿佛闻到了药香。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田间地头看春耕生产 大庆市大同区“跑风地”里药飘香”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606/6572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