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天亮合作社探索规模经营“三级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0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620
内容摘要:  3月27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东牛村的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的耕地上,数十名工人正在为麦田浇水、修剪核桃树枝、施肥,

  3月27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东牛村的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管理的耕地上,数十名工人正在为麦田浇水、修剪核桃树枝、施肥,一片繁忙的景象……

  天亮合作社自从2012年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创新土地规模经营模式,从“土地流转”到“土地托管”,再到“黄金定律股份分红”,七年时间,合作社不仅让3000余户农户每亩每年增收200~2000元,带动农户增收近600万元,还在土地规模经营模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激活了农村经济发展“一池春水”。

  1

  “土地流转”解了燃眉之急

  2012年正月初七,年味还没散去,栾城区东牛村的赵增林、赵芝就找到村党支部书记赵军海:“我们不想种地了,能否包给村里,只要给点钱就行。”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许多村庄成为只剩老人、儿童留守的“空心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了燃眉之急。赵军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趁赵增林、赵芝等人的提议之际,赵军海召集村民参加代表大会研究解决方案。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接二连三有村民找来,要求村里包地。

  经过商议,3月6日,东牛村5个党员每人出资1万元,注册成立了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赵军海任合作社负责人,专门流转村民不想种的土地。第一年流转了70多户农民的380亩土地。后来为了流转土地成方连片,利于管理,他们实行“井长带地入社”,土地流转面积飞速增长。截至2015年,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253亩,涉及5个乡镇26个村。

  合作社的成立,解决了“地谁来种”的问题,但是经营没有盈利点,怎么种好地,怎么实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等问题随之而来。

  赵军海带领社员深入开展市场调研,合作社陆续购置了高效植保机械和节水喷灌机械等各类农业机械,培养农机操作人员,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了“种地不跟耧,浇地不拿锨,喷药不进田”的现代农业模式。截至目前,合作社拥有各类农业机械60余台套,初步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

  “我如今在合作社工作,干活模式和以前可不一样了。现在都是操作农机就干完活了,浇地不用拿锨、喷药不用进田、种地也不用跟耧,轻轻松松就把农活干完了。”东牛村村民杨建国在天亮合作社打工,对农业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竖着大拇指称赞。

  2

  “土地托管”助力合作社再发展

  随着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土地流转面积短时间内剧增,给合作社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一方面,每亩1400元的流转费用每年要提前预付,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收入朝不保夕,资金链说断就断;另一方面,农业生产靠天吃饭,一次自然灾害足以让合作社倾家荡产。”赵军海的危机意识,让他看到了这些潜在的风险。

  为了掌控风险,赵军海开始探索土地托管。“土地托管的好处是资金实现逆流向,农民要提前把托管费用支付给合作社,降低合作社流动资金压力;另外,农业经营风险也被分散到农户,避免过于集中在合作社。”

  记者跟随赵军海来到东牛村的一块田里,工人正在为麦苗浇水。“这是我们村牛秀刚家的地,现在地里干活的都是我们合作社的人。”赵军海在地头指着干活的工人说道。

  今年40多岁的牛秀刚,目前在石家庄市周边忙着干装修,生意很是红火,家里的4亩多地就顾不上耕种了。2016年下半年,他把地全都托管给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前麦收,就要停下手里的活回来收、种,地里收不了多少还耽误挣钱。现在从种到收都不用管,粮食收了也是直接由合作社销售,再也不用守着几亩地转了。”牛秀刚对合作社的土地托管政策由衷感激!

  目前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了周边26个村的1.1万余亩耕地,为托管的农户提供从种到收“一条龙”服务,农户只需要每亩每年交780元托管费就能当“甩手掌柜”,种子、化肥、农药、种植、管理、收割,甚至出售都不用自己管,合作社实行技术、农资、耕种、管理、收获和销售“六统一”。赵军海说:“土地托管就像孩子上托儿所,农民的地只要交给合作社就不用操心了。”

  土地托管后收益如何?赵军海算了一笔账:每亩地全托费用是780元,包含小麦、玉米两季的种子及肥料,以及土地深耕、旋耕和播种、农药和除草剂、浇水、收割等“一条龙”服务,市场价需要1158元,农户每亩地可节省378元。

  合作社的收益在哪里?赵军海介绍说,合作社采取集约化管理,全程机械化生产,提高了耕种管理效率,可以大幅度减少成本。另外,种子、农药均是厂家直接供应的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比农民自己买要便宜很多。目前,天亮合作社与国内众多知名的农业生产资料制造商合作,广西田园、中农博远、农哈哈、长城农药等长期为合作社提供技术及产品研发支持。

  3

  探索“黄金定律股份分红”模式

  在东牛村村民赵增录的核桃地前,几名合作社工人正在修剪核桃树枝,赵增录一边跟着工人干活,一边和记者聊天:“我家四亩半核桃地今年初入股到军海的合作社里了,按照‘黄金定律股份分红’签了合同,跟合作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赵增录提到的“黄金定律股份分红”,是赵军海反复测算出的一种新型入股分红模式。合作社近年来将土地流转模式转变为土地托管后,实现了稳定收入,农民也能稳定获利,但部分村民对土地托管也有诟病。栾城区小周村房春廉介绍说:“不管合作社干好干赖,托管的服务费都是固定的780元,很多农民就怀疑合作社不尽心。”

  土地流转让农民有了稳定收入,但是合作社风险太大,土地托管也有部分农民不满意,那么有没有一种模式可以让双方都能接受,把农民和合作社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不安于现状的赵军海经过深入思考,推出了“黄金定律股份分红”模式。

  “‘黄金定律股份分红’的意思就是农户将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扣除成本后,盈利部分合作社和农户按照‘黄金比例’进行分红,就是合作社得‘0.382’,农户得到‘0.618’。”赵军海详细介绍到,“盈利后是按照这个比例分红,当然如果遇到天灾等导致亏损,合作社和农民也按照这个比例共同承担,这样合作社和农户就真正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了。”

  这个比率并非“拍脑门”的异想天开。“我们合作社章程里定的是盈利的60%用于社员分红,如果有盈余再二次分红,两次分红下来,比率非常接近0.618。”赵军海说。

  2018年1月,天亮合作社与赵增录、赵卫国两个核桃种植户开启了“黄金定律股份分红”模式的试验。赵增录对这个模式十分看好:“这个模式对合作社和农户都有利,合作社尽心尽力地经营土地,农户也能打消顾虑。我们家的核桃树就都交给军海了,我相信他能给我带来更多收益!”

  2018年底,两户的核桃收获出售后,都领取到了自己的分红款。赵卫国家的3.42亩核桃地,领到了2000余元的分红,对于分红,赵卫国十分满意:“去年春天,我们这里遭遇了倒春寒,很多核桃都没有挂上果,大部分核桃种植户都亏了,我们这还能分到红,军海搞的这个股份分红模式真不赖!”

  赵军海介绍说,虽然遭遇了倒春寒,但是合作社也是积极管理,加强技术方面的指导,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管理,科学配方施肥、修剪等,在灾年也实现了收成不减!

  赵军海说,经过一年多的试验,证明了“黄金定律股份分红”模式相比其他模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与其他不少地方探索的土地经营权入股不同,“黄金定律股份分红”不用将土地经营权进行股权量化,省却了计算核定的同时,在收益分配上按黄金定律比例执行,简单易操作,避免了一些地方只给农民保底分红或者不进行二次分配等现象。赵军海计划再试验两年,等到模式成熟时就扩大规模,将此模式推广开来。

  “股份分红是未来中国平原地区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方向,干好了大家一起飞,干不好合作社也能活,合作社和农民都易于接受。”赵军海说。

  面对日益老龄化的农村种地群体,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和“黄金定律股份分红”模式破解了“谁来种地、地如何种”的农业困局,是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有益尝试。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天亮合作社探索规模经营“三级跳””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401/6484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