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南有嘉鱼跃龙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10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031
内容摘要:这里的万顷蔬菜叠翠,这里的万吨鲜鱼泛波,这里的万亩园区兴隆这里是史称武昌上游之邑、湘湖要冲之区的湖北省嘉鱼县。嘉鱼县,其

这里的万顷蔬菜叠翠,这里的万吨鲜鱼泛波,这里的万亩园区兴隆……这里是史称“武昌上游之邑、湘湖要冲之区”的湖北省嘉鱼县。嘉鱼县,其名取自《诗经·南有嘉鱼》。因名释义,可知此地当为“鱼米之乡”。

嘉鱼县境内河湖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历史上一直是水稻、芝麻、棉花、苎麻等农作物主产区,也盛产各种优质淡水鱼。近些年来,嘉鱼县着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名特优水产养殖业和新型加工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如今,这里是湖北省有名的“蔬菜之乡”“螃蟹之乡”“鮰鱼之乡”。

嘉鱼县着力推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推进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推进精准脱贫提速出列,推进生态治理提标扩面,不断提升“三农”发展质效,全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在乡村振兴的多个领域,嘉鱼县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党建引领,老渔民变身新果农

嘉鱼县以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为抓手,建强基层组织和农村人才队伍。强组织、夯基础,健全组织体系。坚持以党支部为龙头,推进党小组规范化建设,并引导各类基层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嘉鱼县的乡村振兴,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党领导下的乡村振兴。可以这么说,没有党建的引领,也就没有嘉鱼县的乡村振兴。”嘉鱼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魏萍介绍说,“如官桥镇白湖寺村舒家湾党小组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自发组织党员群众,定期开展村湾环境整治;

簰洲湾镇王家巷村成立红白理事会、五老协会,定期开展婚丧宴请、矛盾调解,助力乡风文明建设;新街镇晒甲山村嘉多宝、渡普镇王家庄村儒香园等专业合作社,在党组织的引领指导下,吸收农户参与市场化经营,实现了农村产业规模化。”

党建引领,让一些乡村走上振兴之路的同时,还让一些人彻底转换了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了身份的180度大转变,渔民变果农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站在渡普镇王家庄村的千亩脐橙林里,记者发现脐橙林被一张张渔网围成一个个单独的板块。渔网怎么就上了岸呢?“渡普镇坐拥两湖,过去湖里面有大面积的围网和围栏,占到全县围网围栏面积的70%左右。为了保护水域生态,嘉鱼县积极推动‘拆围’工作。渡普镇共有209户涉及拆围,拆除面积54123亩,由于工作到位,在全县率先完成拆除工作。”渡普镇党委书记刘军笑着解答了记者的疑惑,“正所谓靠水吃水、靠山吃山,为了真正实现渔民上岸,实现产业转型,渡普镇党委、政府引导渔民上山种植脐橙,实现了从渔民到果农的大变身。”

王家庄村老党员杨传广,是该村第一个响应政府号召拆除自家湖面围网的,也是最先试种脐橙的。去年脐橙节上,杨传广种植的脐橙被评为最美脐橙王。

“党员当好领头羊,村民才能喜洋洋。”说到党建引领,杨传广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我第一个就把家里的围栏拆除了,转个身就上山来种脐橙。我种了将近8亩地,现在有5亩地挂果有收益。一棵树纯利就可以搞到200块钱,我一亩栽60棵树,等于纯收入就可以搞到1.2万块钱,5亩地就可以搞到6万块钱咧。看到我种果子赚钱后,其他拆围上岸村民也纷纷种上了脐橙。”

三产融合,“旧三样”升级为“新三样”

嘉鱼县按照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对蔬菜、水产、稻米“旧三样”进行转型升级,选优培育龙虾、莲藕、林果等“新三样”,提升产业价值。

“今年,嘉鱼县重点在13个村建设‘三果一虾一莲两庄园’。‘三果’,即在陆溪镇印山村发展2000亩沃柑基地,在渡普镇王家庄村、净堡村、烟墩村、大路铺村发展4000亩脐橙基地,在王家巷村发展1800亩桑葚基地。”嘉鱼县副县长华红介绍说,“‘一虾’,即在渡普镇东湖村、渡普口村发展8700亩小龙虾基地。‘一莲’,即在官桥镇白湖寺村、大路铺村发展5000亩湘莲基地。‘两庄园’,即在新街镇晒甲山村、鱼岳镇陆码头村建设5000亩果蔬采摘园,在高铁岭镇八斗角村建设万亩花卉苗木园。”

嘉鱼县在建设“三果一虾一莲两庄园”的同时,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着力打造集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陆溪镇印山村打造了康丰源乡村旅游示范园,官桥镇白湖寺村建设了“金色年华”养生谷旅游项目,新街镇晒甲村打造了十里休闲农业观光带,渡普镇东湖村依托龙虾节、龙舟节等节庆活动打造了“双龙会”,提升了乡村旅游知名度。

为实地体验嘉鱼县三产融合成果,记者走访了嘉多宝生态果蔬合作社。“合作社基地面积300亩,水、电、路、讯四通,办公楼、停车场、冷库、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齐全。合作社主要种植优良特色水果,共有40个时鲜水果品种,真正做到了一年四季、天天采摘。”站在挂满果实的美国糖橘林里,合作社负责人童新明不无自豪地介绍说。

“嘉多宝生态果蔬合作社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把基地建设成为融观光休闲、鲜果采摘、农事体验、研学旅行、科教科普为一体的,面向武汉周边的乡村旅游示范区,为新街镇建设乡村旅游果蔬小镇贡献力量。”新街镇镇长唐莹为记者详细介绍了合作社的三产融合之路。

“簰洲湾镇的三产融合之路很有我们自己的特点,我们以公司为龙头,以合作社为基地,积极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簰洲湾镇镇长宗克飞说,“稻虾共养作为我们三产融合的一个撬动杆,在今后三年必将成为簰洲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彻底改变传统单一模式,在全县乃至全市新增一个经济亮点。”

产村相融,小村组媲美大城镇

“嘉鱼县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嘉鱼模式’,成功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项目支撑、企业帮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新农村图景。”嘉鱼县委常委华成浩为记者介绍了产村相融的“嘉鱼模式”。

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一座座村民别墅掩映在绿树红花之中;乡村道路四通八达,行道树木郁郁葱葱,绿草如茵,人工湖碧波荡漾,杨柳依依。这就是人们称作“神州第一组”的官桥八组。看到这幅令人赞叹的乡村美景图,谁能想到,改革开放前,这里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

官桥镇官桥村八组组长、田野集团党委书记、武汉东湖学院董事长周宝生说:“经过40年来的艰苦创业,官桥村八组从原始单一的农田耕作,发展到多业并举的经济格局;从吃返销粮、住土坯房的贫困生活,发展到集体资产30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6.5万元的小康社会;从山路崎岖的穷乡僻壤,发展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世代耕耘的田野上,官桥村八组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富裕文明的发展路。”

“如今,官桥八组已经从一个纯农业的村民小组,发展成为一个集科研开发、现代农业、新型工业、乡村旅游、大学教育(武汉东湖学院)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村庄城镇化、工厂园林化、农业现代化就是官桥八组产村相融的真实写照。”嘉鱼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章斌说。

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没有止息,小村组媲美大城镇的样本也并非只有一个。“潘家湾镇四邑村,在产村相融发展思路指引下,修建了公寓楼、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农家超市、村卫生室、休闲广场,完善了水、电、路、网络、天然气等基础配套设施,新产业、新生活、新风尚、新机制和新农民的清新气息,飘荡在四邑村的每一个角落。”潘家湾镇党委书记余学文说。

“围绕‘建一个新村,构五大板块’的建设规划,四邑村采取引资和自筹的方式,构建千亩苗木基地、万亩竹柳基地、500亩花卉基地、千亩蔬菜基地、农家庄园等五大板块,全部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嘉鱼县现代科技农业样板点、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试验田。”四邑村党支部书记周炳兰满怀激情地描绘了产村相融的图景。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说的是南方有鲜美的鱼儿,它们摆动着尾巴怡然自得。嘉鱼的鱼儿如此,嘉鱼的农民也是如此。路变宽了,屋变新了,厕所升级改造了,人居环境整治了,家门口就能就业致富了,亲人离别也相应减少了……乡村振兴,使得南有嘉鱼高跃龙门,使得“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的美丽诗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动再现。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南有嘉鱼跃龙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1110/6294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