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衡量脱贫攻坚成效重在不返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27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826600
内容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重大进展。按照2011年确定的贫困标准,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重大进展。按照2011年确定的贫困标准,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3046万人,年均减少1370万人。按照这样的减贫效率,到2020年我国将告别农村绝对贫困。与此同时,党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也将实现。2016年,全国592个贫困县中已有28个摘帽;2017年,又有125个贫困县申请摘帽,目前正在进行评估。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和贫困县摘帽,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的消失,也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的结束。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农村贫困在2020年后仍将以相对贫困和多维度贫困的形式存在,未来的扶贫工作还会继续进行下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目前的脱贫工作质量不高,一些贫困人口即使现在脱贫了,将来也有可能返贫。因此,衡量脱贫攻坚成效,关键要看能否做到不返贫;而做到不返贫,就要实现脱贫攻坚成果可持续。实际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做到稳定脱贫不返贫。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反复强调的问题,也是扶贫攻坚成果能否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关键。

一个地区脱贫不返贫,需要建立起可持续的脱贫机制。可持续的脱贫机制,主要是指在制度上形成保障贫困户脱贫后不会返贫的机制,在新的贫困出现或出现返贫现象时具有能够有效兜底的制度保障。例如,教育扶贫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是防止新的贫困产生的有效机制,还是防止返贫的重要制度保障。贫困地区可持续脱贫机制的建立,还表现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有效就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它们都是可持续脱贫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这对于深度贫困地区可持续脱贫至关重要,因为那里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尤为落后。在当前脱贫摘帽的决胜阶段,建立起可持续的脱贫机制、确保可持续脱贫非常重要。

一个地区可持续脱贫,需要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看一个地区是不是实现了真正脱贫,不能只看发展了多少脱贫产业、农民收入短期增加多少,更要看脱贫产业能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有的地区贫困人口收入提高较慢,主要原因是产业单一,贫困人口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农业特别是种植业。这类地区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的出路就在于,发展多种产业,实现收入多元化。又如,有的地区力求扶贫产业形成规模,结果却造成大规模的产业单一化,进而造成供给过剩、销售困难和价格下跌。而一些地区注重转变发展思路,在精准扶贫中重视发展有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虽然产业规模较小,但有竞争优势、有市场需求,真正做到了可持续。要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植养殖业、林草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手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与此同时,要对发展扶贫主导产业面临的技术和市场等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防范和处置风险的有效措施,防止因发展产业项目盲目跟风、一刀切而导致失败、造成损失。

一个地区可持续脱贫,还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各地应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扶贫救助机制,探索符合贫困群众特点的综合性脱贫机制。要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扶贫,落实国有企业精准扶贫责任,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加快建立社会组织帮扶项目与贫困地区需求信息对接机制,确保贫困人口发展需求与社会帮扶有效对接。同时,积极组织动员各类志愿服务团队、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开展扶贫志愿服务。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衡量脱贫攻坚成效重在不返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827/5827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