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 正文

农村呼唤更多“活财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21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86433
内容摘要:科技对于三农的重要性,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是,农村科技人才缺乏,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其实,这一问题,不仅在边疆地区存在,
 

 

科技对于“三农”的重要性,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是,农村科技人才缺乏,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 其实,这一问题,不仅在边疆地区存在,沿海发达地区也是如此。这些年,在基层采访,常听到人们叹“人才苦经”。一位县委书记告诉笔者:“农经、农技、农机、茶叶、畜牧‘五大员’普遍缺人手。由于农技人才缺乏,许多农业科研无法正常进行。想招几个学农的大学生,可报名人数一直未到5比1的招考比例,只能作罢。”一位搞车厘子种植的农场主说,由于“北种南繁”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投下去的几百万元眼看着打了水漂……

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不足,人均不到1亩地。对于农业这种弱质产业来说,少了规模,便少了竞争优势。目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大多比国际市场高。要想改变这种现象,最现实的手段是靠科技助推。以色列水土资源都很紧缺,但全国每年竟出口10亿多枝花卉,人均185枝。以色列的花农懂得,要在花卉行业与具有悠久栽培历史的荷兰竞争,必须掌握花卉生产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因此,以色列现有的3000多名花农全都是农业专科学院毕业或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的。

无数事实证明:“村里有个‘科技明白人’,等于有个活财神。”

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浙江淳安枫树岭镇的下姜村土地资源匮乏,多少年来,村民一直走不出贫困的循环。2003年4月的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村里调研后开出了一个良方:必须用现代发展理念指导农业,抓住当前科技进步的机遇,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他给村里派出了一名科技特派员。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下姜村因地制宜种植了中药材黄栀子。仅此一项,农民户均收入4000多元。

农业科技人才的育人、用人机制大有改进空间。这些年东西部的发展差距在缩小,但西部人才缺乏现象尚未根本改观:一方面,西部人才大量流失——“孔雀东南飞”一直没有切实扭转;另一方面,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宁可“漂”在都市、放弃专业,也不愿到基层、到边疆去。一位西部地区的领导坦承:“西部大开发”以来,要政策国家给政策,要资金国家给资金,可一些事情干不起来,说到底,是缺人才!

现在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大学里的热门专业人满为患,涉农专业却在不断萎缩。浙江一所农业院校的教授告诉笔者,1998年以前,该校农学系有4个班,现在只剩下1个班,且年年还得为生源发愁。

眼下,全国许多大城市都在抢人才,推出的落户条件一个比一个优越。重视人才,无疑是一个好现象。但是,媒体的报道反映出,这些“抢”,都集中在中心大城市,似乎与真正缺乏人才、急需人才的农村无关。这就让人不能不产生一种担忧:人才麇集在大都市,都能找到施展才干的天地吗?如果大城市人才大量积压,而农村和边疆地区人才大量缺乏,这是多么大的浪费!改变这一现状,还需国家完善引导人才流动的顶层设计,相关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创新用人机制,增强基层人才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引导人才大量走向农村、走向边疆,除了提倡待遇留人,还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笔者曾采访过新疆“哈密瓜之母”吴明珠,这个出生在南国的弱女子为了“做大哈密瓜”,从大都市自愿来到新疆的瀚海沙漠,一干就是54年。问她:“你后悔吗?”她说了句感人至深的话:“讲理想,讲奉献,讲艰苦奋斗,讲为人民服务,哪个时代都需要!”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村呼唤更多“活财神””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521/5703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