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农业,形成“一村一品”支柱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27  来源:中国三农网  浏览次数:82634
内容摘要: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农业项
 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开发乡村生态旅游农业项目,帮助村民增收就业;扶持贫困户建起养鸡场、养鹅场,引导贫困户子女外出打工;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抓紧整治村容村貌,新建垃圾收集点,加宽路肩,改造排水沟;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种养业,重点扶持贫困户种植特色农产品……在参与广东扶贫济困事业中,各帮扶单位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农业

自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省委办公厅驻清远市英德市九龙镇河头村帮扶工作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河头村常年外出打工或经商人口1000多人,在家的村民大多以种植砂糖桔、水稻、蔬菜为主要收入来源。截至今年4月,河头村扶贫工作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21.77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基层组织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帮扶项目,帮助贫困户16户22人脱贫,占扶贫户总数27%。

工作队以今年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突出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物色培养后备干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工作队进驻河头村后,迅速逐户登门核查,对贫困家庭人口情况、致贫原因、人均收入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并详细记录在案。工作队广泛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建议,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工作方案。

省委办公厅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以“党组织+党员+贫困户”的形式对接帮扶贫困户,在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按照“一户多策”要求,分类制订帮扶措施。加快推进危房改造,对河头村急需危房改造的贫困户予以补助,积极通过金融支持、对口帮扶、社会捐资等方式筹集帮扶资金。建设集中安置房,对于自筹资金困难、仅靠补助资金难以完成危房改造的8户分散供养五保户,由村委会统一建造8间集中安置房解决住房问题。大力推进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动社会力量资助贫困子女上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河头村公共服务站,实施便民活动场所改造工程等。

乡村生态旅游农业成为帮扶村民增收的重要措施。2015年,九龙镇政府与英德市国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达成了以土地合股方式联合开发“九龙小镇”旅游项目,河头村正位于旅游开发的核心区。与国业公司合作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投资100万元建造10栋旅游民宿木屋,由国业公司负责管理经营,产权归河头村委会所有,该旅游扶贫项目为村集体大幅增加收入,增强河头村内生发展动力。

九龙小镇项目的建设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工作队协调国业公司优先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在旅游扶贫项目建设中务工,免费提供岗位培训,提高村民就业技能,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按其意愿每户至少1人能务工,解决村民就近就业问题。目前国业公司90%的员工都是当地村民,入职的村民平均年收入达3万元,农民变成了旅游从业者。

村民将荒山作为入股资本,村集体每年有固定收入,每五年一次分红递增,确保村民的土地升值。同时,国业公司出资兴建生态旅游停车场,完善收费手续,停车场收益全部返还各村集体,提高村集体收入。

改善硬件设施夯实脱贫基础

潮州市饶平县新圩镇燎星村的村民主要收入靠种植生柑、杨梅、青梅等。该村作为第三轮精准扶贫的贫困村,由潮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地税局、市气象局、市农业银行、市自来水总公司、市联通公司等单位负责帮扶。驻村工作队自2016年4月进驻燎星村,即以“我是燎星人,贫困户是我的亲人,我要为燎星发展出力”的理念开展扶贫工作。

工作队在广泛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宣传的同时,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精准识别贫困户,制订帮扶规划,按一户一档分别进行建档立卡。工作队经过充分实地调研后,制订燎星村扶贫帮扶规划等工作措施,同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工作队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意愿,制订一户一策的思路落实帮扶措施。扶持贫困户建起养鸡场、养鹅场,引导贫困户子女外出打工,在确保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就学率达100%的基础上,鼓励部分贫困户子女考研究生。

开展技术培训,为村民提供农业技术支持。邀请农艺师到燎星村开展柑桔栽培技术培训,从园林选择、柑桔品种选择、种苗栽培、柑园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方面进行讲解,解答村民在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

工作队着眼全村的长远发展,着手开展改善生产生活设施的基础建设,谋划贫困村贫困户的增收项目。首先考虑村民“行路难”问题,调研中发现村内新圩溪旁近10米的路基由于年久失修,加之恶劣天气等原因,严重崩塌,影响村民过往。工作队及时投入资金进行加固维护,让村民能够安全通行,村民拍手称好。

为方便燎星村与周围各村生产生活、农产品销售互动,修建燎星村至大坑村3.69公里公路,路基宽度6米,水泥路面宽度4.5米。建成后燎星村到浮山镇、新圩镇区农贸市场的路程比原来减少7公里,大大缩短距离,切实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抓紧整治村容村貌,新建垃圾收集点,加宽路肩,改造排水沟等。

着力做好党建扶贫工作,组织村全体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帮助村委会制订村务、党务、财务管理制度,联合村委会共同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保洁员清扫制度等一系列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切实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在上级部门和六个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落实逾300万元扶贫资金。为争取更多帮扶资金,为村集体和贫困户做更多好事实事,工作队利用2016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的契机,多方联系,最终使燎星村得到定向捐赠资金逾17万元。另外,工作队去年还向社会热心人士争取资助1.5万元,用于救济村内生活困难农户等。

形成“一村一品”支柱产业

河源市和平县古寨镇三联村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定贫困村,也是全市软弱涣散村。2016年以来,在河源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统计局、市高新区管委会帮扶下,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的带动和村民的努力下,三联村党组织成为古寨镇先进党支部,村容村貌全面改善、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壮大,走上了精神物质“双脱贫”的奔康大道。

工作队将党建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齐推并进,引导村党组织把工作重心放在挖“贫”根、拓“富”路上,为三联村脱贫致富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工作队实施党建与精神扶贫“双推进工程”,从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入手,补齐党建短板,盘活组织资源,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让村党支部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为切实扭转三联村软弱涣散村形象,工作队积极协调村党支部与和平县供电局古寨供电所党支部结对,通过支部联建,以强带弱。双方加强联动,古寨供电所对三联村积极开展电力设备改造,协调解决日常生活中、扶贫项目建设中的电力问题,为村民脱贫创造条件。

在摸清贫困户情况、村民诉求的基础上,工作队注重扶贫工作的针对性、聚焦性和有效性,坚持精准施策,防止扶贫工作重心失准、拳脚落空。强化问题导向,以找准“贫”根、寻对“困”源为导向,积极探索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精准发展支柱产业、精准改善民居环境、精准提供公共服务、精准创新扶贫机制的有效途径。

针对三联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村民大量外出务工等问题,工作队制定了工作方案,在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公共服务等方面推出15个项目,确保至2018年三联村实现“一有两不愁四保障四个好”,即有稳定收入来源,不愁吃、不愁穿,教育、住房、医疗、养老有保障,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三联村有可利用闲置屋顶且全年光照充足等条件,适合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确定了产业方向,工作队充分发挥本单位工作优势,引进汉能公司光伏项目落户三联村,将为村集体带来增收。在工作队协调和鼓励下,全村发展成立了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其中有2家是以贫困户牵头成立的。

工作队根据该村种养现状及特点,认为要实现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增效,需要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支柱产业。依托5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种养业,并结合“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方针,重点扶持贫困户,同时鼓励非贫困户主要发展百香果种植并兼顾其他产业发展。

在此带动下,村民种植热情高涨,2017年全村将新增百香果种植面积130亩、鸡6000只、鹅3000只、牛42条等。目前,工作队正谋划将三联村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商销售。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农业,形成“一村一品”支柱产业”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0627/5459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