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互联网+农业”解珠海白蕉海鲈频遭滞销困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6-09  来源:食品产业网  浏览次数:86212
内容摘要:  近几日,珠海斗门区白蕉镇昭信村养殖户张干桂每天都要打数十个电话,逐个与外地的海鲈经销商进行电话联络。虽然离白蕉海鲈上
   近几日,珠海斗门区白蕉镇昭信村养殖户张干桂每天都要打数十个电话,逐个与外地的海鲈经销商进行电话联络。虽然离白蕉海鲈上市的时间还有几个月,张乾桂希望提前为海鲈销售找好出路。

  老张的焦虑今后有望得到改观。记者日前从斗门区获悉,珠海首个专业水产品电商平台“珠海渔都”将于本月上旬运行,作为目前最大的农产品电商平台,“珠海渔都”的上线将为白蕉海鲈等农产品大宗交易提供更多的销售渠道。

  作为珠海“三农”发展的主战场,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斗门近几年不断思索的课题。而随着电商平台纷纷布局斗门农村,斗门也期待以“互联网+农业”的探索,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实现农产品产销两端的信息平衡,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更宽广的渠道,助力全区农业现代化进程。撰文:吴志远

  地标之困—白蕉海鲈频遭滞销难题

  虽然未到白蕉海鲈上市的季节,但张乾桂家的渔场今年增加了近百亩的养殖规模,他需要为海鲈的销路提前做准备。“到9月前后,第一批海鲈集中上市,再联系经销商,价格就上不去了。”

  张乾桂的“未雨绸缪”反映了此前斗门农业发展的一个困境。作为珠海首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白蕉海鲈近年来声名远扬,已成为斗门区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数据显示,去年斗门白蕉海鲈养殖面积达2.2万亩,全年销售金额超过16亿元。但养殖规模的逐年增长,白蕉海鲈的价格确没有像其名气一样“水涨船高”,相反由于渠道单一、销路不畅,每逢海鲈上市的季节,白蕉海鲈或多或少都会遇上滞销的难题。

  “小的养殖户往往无法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仅仅是凭往年的行情决定当年的养殖投入。”斗门水产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最初几年“头啖汤”的甜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加大投入到白蕉海鲈的养殖当中。但是,由于养殖和上市的时间过于集中,不少养殖户即便获知市场信号,也会由于阶段性的产能过剩,造成海鲈收购价格走低。

  与此同时,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相对缺乏,农村合作社发展不够健全,也使得养殖户在整个海鲈销售的产业链条环节比较弱势、被动,议价能力十分有限。“养殖户大多是单打独斗,大一点的企业有自己的平台和渠道,但区域层面尚未真正建立起白蕉海鲈的流通体系。”斗门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另一方面,白蕉海鲈多以外销为主,销售地主要在山东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结算方式仍然以传统的现金结算为主,这也为资金的回笼带来风险。有斗门水产流通协会会员透露,每年协会都会有若干个养殖户,因为外地经销商的资金问题,出现货款无法收回等现象。

  “这不仅是白蕉海鲈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整个传统农业所面临的问题。”斗门区科工信局副局长杨国成表示。数据显示,去年斗门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0.1万亩,总产量22.3万吨,农产品产能过剩、交易不畅,以及线下交易的各自弊端,促使斗门迫切探索更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平台。

  销售之变—“线上+线下”打开市场新空间

  在“互联网+”的风口下,张乾桂的烦恼今年或有转机。

  记者从斗门区科工信局获悉,由省科技厅和珠海市、斗门区共同投资200多万元打造的“珠海渔都”电商交易平台将于近日上线运营,成为珠海首个专业水产品电商平台。

  杨国成介绍,“珠海渔都”电商平台将由斗门区农产品流通协会具体负责运营,上线初期将专注白蕉海鲈、虾干等水产品的B2C(商家对客户)零售推广,待交易系统和模式试行稳定后,三个月之内,将拓展B2B的交易模式,由养殖户直接对接外地的经销商,实现水产品的大宗批发交易。

  与传统的淘宝、京东等营利性电商平台有本质的不同,该平台由政府出资、不以盈利为目的,是免费使用的电商服务平台,旨在为当地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滞销伤农难题。

  此外,该平台的销售模式也不是单纯依靠人气带动市场购买,而是采用会员制销售模式,以品质可靠性和诚信赢得市场。“会员企业可以在电商平台共享客户资源,实现产业集聚的同时,也可为本地的养殖户带来更多的渠道信息。”据悉,平台试运行期间,曾经一个月产生2000吨的销售订单,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元。

  在资金的结算方式上,电商平台采取的是“线上交易、线下交收、电子结算”,可避免传统现金结算的风险问题。据悉,水产品流通协会目前已经与某商业银行就交易风险担保业务达成共识,今后会员养殖户在“珠海渔都”电商平台进行线上大宗交易时,由银行网上担保,如果对方未按期支付货款,可由银行先行垫付,再由银行向购买方追偿货款,免除养殖户货款被骗的后顾之忧。

  记者了解到,目前渔都服务中心建设已经完成90%,预计6月上旬可正式运营,建成后的“珠海渔都”电商交易平台也将成为珠海最大的农产品电商平台。该平台明年还将进一步探索O2O(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交易模式,未来还将覆盖所有农产品销售。

  渠道之变—“村淘”打通“最后一公里”

  事实上,对斗门的村民而言,互联网进村早有先例,电商平台在斗门农村已具备较高的认可度。早在去年9月23日,斗门区政府与阿里巴巴正式签署农村淘宝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村淘借互联网的大势走进斗门农村,改变农村的生产销售乃至生活方式。

  在阿里巴巴斗门区区域经理关开浪看来,以往无论是购物还是农产品销售,村民往往习惯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对网上支付多不熟悉,很难完成独立操作。另外,农村的售后渠道、收发体系也尚未完善,快递需要农民自取,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是在农村发展互联网的关键。而村淘的进驻,为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需求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互联网体系。

  据悉,截至目前,斗门全区已建成村级农村淘宝服务站33个,覆盖35个村居,并成功售出省内首辆汽车、插秧机等大宗交易品,月均代购额稳居全省前三。“村淘开业不到半年,33个服务站均已实现盈利,村淘合伙人平均月收入三四千元,高的月收入已超过1万元。”关开浪说。

  但是,村淘服务平台目前还停留在主要村民提供代购服务的“买进来”阶段,斗门的农产品通过村淘“走出去”的并不多。为此,5月13日,斗门区举行首届农村淘宝电子商务招商会,吸引斗门本地200多家企业参会。

  “目前斗门农业企业触网面临一定的困难,其中本地企业上线农村淘宝平台是实现网货双向流通的重要环节。”有斗门区分析人士认为,传统企业触网遇到的门槛,也制约电商平台的进一步发展,而村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对接平台,斗门产业应充分利用农业“互联网+”的聚集效应,推动企业实现产品网上销售。

  据悉,斗门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建设已列入今年珠海市政府重点工作,接下来,斗门区将加快推进农村淘宝区级服务中心建设和增设村级服务站点,培育电商人才和企业,推进斗门特优农产品上行。据透露,村淘区级服务中心已初步选址在井岸镇北澳一带,预计近期开工建设,而村级服务站的建设目标是年内达到60个,覆盖所有镇街。

  ■焦点

  农业玩电商物流是关键

  随着珠海城乡统筹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商巨头和行业协会纷纷布局新农村的蓝海。但在斗门区科工信局副局长廖成耀看来,要搅动斗门农业的一池春水,仅是增加渠道还不够,降低物流的成本更是其中的关键。

  事实上,早在去年“双十一”期间,曾有斗门水产品公司试水网上销售,却仅收获7笔订单,销售额不足500元。“海鲈价格的成本是十几元,而上线的价格却达到46元,这其中,其中大部分的差价都用于物流运送。”廖成耀说。

  对此,“珠海渔都”水产品电商平台也提出了自己的应对。“当初开发这个平台,瞄准的就是水产品的大宗批发交易。”据水产品流通协会负责人介绍,由于冷链配送的成本和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平台计划通过在外地设立经销点的方式,降低物流成本。“客户下单后,养殖户从斗门集中发货,统一运往所在地经销点,由该地区经销点向客户分发产品,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重复投入。”

  而阿里巴巴村淘事业部南大区业务部区域经理陈强也提出,希望更多斗门的农产品供应商参与到本地电子商务发展,通过“村淘”的平台提高企业的触网率,为“互联网+农业”提供更低成本的实现模式。

  “过去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互联网只是工具,是‘+互联网’的概念。”在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道亮看来,若能突破成本的瓶颈,电商平台有望从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全流程对农业产业进行改造,真正由“农业+互联网”变成“互联网+农业”。

  基于斗门目前的互联网基础,李道亮建议,可设立专门的数据分析机构,对珠海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农产品交易形成大数据分析,以大数据支撑农村电商的发展走向。“目前部分先发地区已成立地方性的大数据局,为当地电商发展提供服务,珠海可在此进行探索。”

  此外,针对电商人才的需求缺口,记者从斗门区新青工业园了解到,该园区内的南方IT学院目前已开设电商职业教育课程,面向全国招生,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翻转课堂”等教学活动,预计每年可为斗门区电商产业培育专业电商人才数百人。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互联网+农业”解珠海白蕉海鲈频遭滞销困境”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609/5155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