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 正文

小农户投身电商大市场 打通村民网上“买卖”渠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18  来源:农视网  浏览次数:83961
内容摘要:未来的德清农村,任何一个村落,24小时内都可以做到有货必达;青年电商创业,可以从村里的资金池借款;农村百姓在网购时花同样的钱
 “未来的德清农村,任何一个村落,24小时内都可以做到有货必达;青年电商创业,可以从村里的资金池借款;农村百姓在网购时花同样的钱能享受双倍的服务。”

这是昨天在德清举办的“智造德商网赢天下”经济新常态下青年电商创业创新发展对话上,阿里巴巴资深运营总监、浙江大区总经理孙利军给德清青年电商提出的期望。

打通村民网上“买卖”渠道

孙利军用“梦想走进农村”这样的题目来总结自己关于农村电商发展的理解。“农村插上互联网翅膀,才能让农民真正享受城乡一体化待遇。”

在阿里巴巴,每个人都有一个绰号,而孙利军的绰号则是马云亲自给他取的,因为姓孙,他的绰号就成了“大圣”。在这位“孙大圣”的眼里,农村生活要成就“七十二变”,离不开电商下乡这条路。

“农村将成为中国电商的下一个主战场。”孙利军表示,2014年,阿里巴巴与桐庐县人民政府签署“农村发展战略落地桐庐试点项目”协议,正式开启了阿里的农村电商之旅。

“第一阶段就是让村民学会在网上买东西,下一步将指导村民利用电商把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孙利军说,农村试点的目的,是打通村民网上买和卖的渠道,同时也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

孙利军表示,为了吸引更多农村青年进行电商创业,他们会在每个村设立资金池,为创业团队和个人提供1万元到3万元的资金支持。“如果外地买家,买了不满意的商品而要退货。资金池会立刻启动,弥补因为退货而带来的利益损失,保护卖家的创业热情。”同时,也要重视品牌的打造。“如何能把10元当成20元用,如何能花一样的钱买两样东西,让老百姓花钱花得值,关键是提升产品本身的价值,让更多人接受并使用。”

唤醒农村“沉睡”的消费力

如何把握电商脉搏,深入挖掘农村潜在的商机和消费能力?

在去年“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动员大会上,德清给出的答案是,计划用3至5年时间,在全县农村建设152个电子商务服务点,为农村居民提供网络代购、农产品销售等服务。

记者从德清县商务局了解到,目前德清专职从事电子商务的人数在800人左右,兼职人数在4000人以上,在“天猫”设店52家。对于43万人口的德清来说,电商人员比例并不算高,特别是在农村,巨大的消费能力尚处于“沉睡”状态。

但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电子商务巨大的发展潜力。就拿德清全年电商销售额来说,2013年这个数字是7亿元左右,2014年则突破了25亿元,增长三倍还多。

德清县商务局副局长潘志平表示,通过实施电商进万村工程,力争到2015年全县农村居民通过网购消费占日常消费的比例达到20%以上,逐步构建通畅高效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

为青年电商创业亮“绿灯”

电商“下沉”到农村,成了当下电商产业发展新常态。作为农村电子商务的主力军,德清是如何精心培育农村青年电商发展这片土壤的?

去年6月,位于德清科技创业园内的德清电子商务产业园启用,为电商产业的集聚发展、人才培养注入了活力。

德清县委书记张晓强表示,德清出台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方案,给予青年电商创业者在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时,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电商发展。

张晓强介绍,德清还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讲道德·更健康”诚信农产品、特色浙货网上促销“三大工程”,不仅突破了农产品传统的销售模式,为农村青年创业打开渠道,还激发了他们从事电子商务的热情。

“特别是与淘宝合作设立德清馆,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让德清优质农产品走向了全国。”张晓强说。

专家观点

农村电商发展也要因地制宜

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郑明治:青年是农村电商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更具活力,能较快接受新鲜事物,应该加快对农村青年电商人才的培养。

阿里巴巴资深运营总监、浙江大区总经理孙利军:在电商下乡的新常态下,销售或盈利不再是农村电子商务的重点,它会逐渐由一种商业模式转变为服务农村的新形式。

德清县青年电商协会会长盛燕萍:德清有“洋家乐”、有淘宝德清馆,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上应该结合自身特色,按照自己的模式走电商之路,而不是单一复制别地的成功经验。

德清电商协会会长杨安全:德清的优势在于县域内优美的生态环境,利用好这一优势,打造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品牌,推广“德清诚信农产品”的金名片,促使农业转型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小农户投身电商大市场 打通村民网上“买卖”渠道”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118/3318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