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 正文

经济学家:美国经济明年二次衰退的几率为30%-4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20  浏览次数:82474
内容摘要:芝加哥麦斯洛金融公司(MesirowFinancial)首席 经济学家 DianeSwonk周四(10月20日)表示, 美国经济 暂时避免再次陷入衰退,但其预计, 美国 经济在明年陷入二次衰退的几率依然达到30%-40%。 Swonk说道:从 金融市场 稳定以及经济是否能避免陷入二次衰退的角度

芝加哥麦斯洛金融公司(MesirowFinancial)首席经济学家DianeSwonk周四(10月20日)表示,美国经济暂时避免再次陷入衰退,但其预计,美国经济在明年陷入二次衰退的几率依然达到30%-40%。

Swonk说道:"从金融市场稳定以及经济是否能避免陷入二次衰退的角度来看,11月份对于美国经济而言的确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月。"

有"新末日博士"之称、因成功预测最近一次金融危机发生而名声大噪的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鲁比尼(NourielRoubini)日前表示,根据他对最近以来公布的经济数据的解读,美国、欧元区英国经济都已经处于衰退周期的边缘,可能会在未来一或两个季度中重陷衰退。

今年以来,美联储的举动就一直让人有点捉摸不透。比如,当每一个人都在猜超低利率会维持多久时,伯南克却宣布在2013年中期前都不会调整。又比如,美联储用扭转操作(OT)取代了万众期盼的QE3。

昨日,伯南克透露了下一个谜语:语言刺激将成为重要工具。这可能暗示,利率走向将逐渐透明化。

语言刺激实为设定双重目标?

什么是语言刺激?这可不是iPhone4S的Siri功能。昨日,在波士顿的一次会议上,伯南克就表示,联储未来将更多依赖公众沟通作为一项政策工具。同时,将继续探索如何增加对预测本身及政策计划的透明度。相比之下,即便与零下限无关,前进指引和其他的政策沟通形式也会有用。预计未来将增加使用这类工具。

9月20日~21日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内部确实在衡量如何更清晰地对外阐明政策目标,以及这些目标是如何影响决策的。大多数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FOMC)成员都倾向于,应对外提供更多信息,而不是每个季度提供一份经济预测。据了解,FOMC已成立了一个相应工作组来研究提高透明度。

事实上,“语言刺激”并不是一个特别新颖的词语,只不过没引起注意而已。几个月前,伯南克就列出了四大刺激经济选项,包括直接购买资产,即QE3;买长债卖短债来维持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变,即才推出的扭转操作;削减超额准备金利率,联储现在还没这么干;最后一项是语言刺激。即直说现行利率会维持多久。有意思的是,伯南克在本周讲话中似乎并不太喜欢前两种工具。他明确指出,当短期利率不再受限时,预计届时将很少使用资产负债表政策。

这似乎陷入了一个悖论。伯南克此前曾明确指出,0~0.25%的基准利率将维持到2013年中期。那么他为何还提出要使用语言刺激?对此,全球债券之王Pimco的CEO比尔·格罗斯就解读称,伯南克所谓的“对外沟通”很可能指设定名义GDP或失业率目标。比如,对今年6月核心通胀目标为1.7%~2%,失业率目标则是5.2%~5.6%。

事实上,在上一次联储政策会议中,曾讨论设定明确通胀目标。而向来“先知先觉”的高盛,也在上周对美联储进一步宽松提出了建议:设定名义GDP目标。据该行经济学家JanHatzius报告,联储可以通过设置名义GDP来进一步推动宽松政策。这样一来,政策导向将从控制通胀转为追求名义GDP。

结构与周期性工具或为最佳

真正令人震惊的是伯南克的这句话,“货币政策已对控制资产泡沫太过迟钝,保证银行充足资本和流动性的措施应更多地被采用,以稳定金融,比如防止信贷过快增长。”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经济学家:美国经济明年二次衰退的几率为30%-40%”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1020/1579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