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供应大厅 » 综合 » 知识产权 »

商标注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单价: 面议
起订: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所在地: 北京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8-02-11 17:32
浏览次数: 359
询价
公司基本资料信息
 
 
产品详细说明
      在现代商战中,时间就是金钱,企业注册商标可以让产品尽快进入市场,取得先入为主的有利优势。商标既是商品标记,也是企业品牌形象的象征,在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很多初创企业和个人逐渐意识到商标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在商标注册的实施过程中,一些个人和企业在注册商标问题上存在着模糊认识和误区,就导致商标注册申请被驳回。在商标注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鑫彭知识产权为您解答。

1. 按照注册商标所使用的对象来分,分为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

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是多数企业最常选择的商标注册类别。通俗来说,以经营具体商品为用的商标,如电脑器材、衣服、零食等为商品商标,以出售服务为用的商标,如酒店服务,物流、教育培训为服务商标。

企业、个体工商户或者其他组织机构在经济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共有 45个类别,其中商品专用 34个类别(1~34类)、服务专用11个类别(35~45类)。注册在1~34类上的商标为商品商标,注册在35~45类上的商标为服务商标。

2.按照注册商标的申请人来分,分为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

证明商标,是指由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由该组织以外的人或者企业使用,用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证明商标应由某个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注册,由其以外的其他人使用,注册人不能使用。它是用以证明商品或服务本身出自某原产地,或具有某种特定品质的标志。只要当事人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符合这一特定的品质并与注册人履行规定的手续,就可以使用该证明商标,注册人不得拒绝。

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集体商标不是个别企业的商标,而是多个企业或个人组成的某一组织成员共同拥有和使用的商标。集体商标由该组织的成员共同使用,不是该组织的成员不能使用,也不得转让。为适应集体商标“共有”和“共用”的特点,它的注册、使用及管理均应制订统一的规则,并将之公诸于众,由集体成员在公众的监督下共同遵守。

办理商标注册有哪些主要途径?

1、申请者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前往位于北京的国家商标局办理相关商标注册。

特点:自己办事安全放心,可以省钱,但如果是没有申请经验的申请者办理起来容易出差错,走弯路。鑫彭知识产权推荐商标注册知识丰富的人选择。

如果是以个人名义注册商标,需要准备个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个体工商执照复印件一份(执照负责人要与申请人名义一致)、商标注册申请书一份、商标设计图样一份以及个人身份证并依法缴纳商标办理规费(官费)

2、委托专业的代理机构办理商标注册

特点:对没有注册经验的人来说,性价比最高。专业的商标代理机构拥有专业的商标代理团队和丰富的代办经验。

如果申请者自己不能亲自前往国家商标局办理商标注册,可以委托代理机构代为办理商标注册事宜。如果委托代理机构办理的话需要准备如下材料:

如果是以个人名义注册商标,需要准备个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个体工商执照复印件一份(执照负责人要与申请人名义一致)、商标注册申请书一份、委托书一份(盖章)、商标设计图样一份和商标官费以及代理服务费。

如果是以企业名义注册商标,需要准备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盖章)、商标注册申请书一份、委托书一份(盖章)、商标设计图样一份和商标官费以及代理服务费。

以上就是鑫彭知识产权为您分享的商标注册的注意问题,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想要打造企业品牌,必须加强对商标注册的理解,重视商标的价值。企业的商标一方面能提升企业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能为企业做好宣传,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鑫彭知识产权提醒,注册商标,亟待办理。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农村网看到的,谢谢!
      本文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sell/133656.html
      重要提示:交易时请认准企业营业执照认证会员农富通会员,确保交易,以免受到损失!以上信息由会员{北京鑫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发布,农村网不保证以上信息真实有效,请仔细甄别.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请联系我们.
同类供应信息
 
产品分类拼音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