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草莓迎春来 日子更甜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1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073
内容摘要:春节期间,山东省青岛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后沙岭村的草莓种植户李国亭越发忙得没了工夫。现在正是草莓上市旺季,订单太多,就得加把

春节期间,山东省青岛平度市白沙河街道后沙岭村的草莓种植户李国亭越发忙得没了工夫。“现在正是草莓上市旺季,订单太多,就得加把劲儿干啊。”嘴上抱怨太忙的李国亭眼角眉梢却掩不住笑意。今年53岁的李国亭是后沙岭村的村文书,2011年开始在村里带头种植草莓大棚,2013年登记注册青岛圣果草莓专业合作社,2016年又申请注册了“后沙岭草莓”商标。李国亭告诉记者,自己种的这5亩草莓每天可以采果100多斤,最贵的品种“淡雪”能卖到50元/斤左右,光这一个草莓大棚一年就能给他带来20万元纯收益,可以说是一颗妥妥的“致富果”。

2021年6月,青岛圣果草莓专业合作社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在社长李国亭看来,在这份莫大的荣誉和肯定背后,是他们10年来对品质的严格要求……

春节期间正是草莓上市旺季,一颗颗红艳艳的果子,映照着老百姓红红火火的日子。后沙岭草莓为什么这么受欢迎?“高品质”背后有哪一套科学的现代化种植和管理经验?近日,记者走进后沙岭村一探究竟。

大棚内一颗颗草莓红玛瑙一样点缀在绿叶丛中,空气中满是丝丝沁人心脾的果香。草莓上方悬吊着一排排辅助采摘的索道,李国亭按动按钮,索道上满满五六盆草莓从大棚远处驶来。“大棚也用上高科技,省了不少人力。”他笑着说,“来,尝一个,绝对好吃,草莓味儿十足!”别的不敢说,对于草莓,李国亭可是信心满满。

草莓好吃,因为种植“高要求”。李国亭跟记者分享后沙岭村的高品质草莓种植“秘诀”:“脱毒育苗,有机施肥,统一施含有骨粉和鱼粉成分的底肥和水溶肥,每亩地仅此项投入就有4000多元,是一般草莓投入的近两倍;保持自然生长,不使用催熟剂等农药,从坐果到成熟生长周期达50多天。再加上适合草莓生长的沙质土壤,品质自然就上去了。”相比11月初就上市的草莓,后沙岭村的草莓11月底才上市,原因在于“自然”。

草莓好吃,因为管理“高标准”。合作社不仅统一管理,还依托后沙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庄户学院”,邀请省、市专家到“家门口”培训种植技术,“庄户学院”的草莓种植能手进大棚跟踪指导,让全村草莓实现高标准统一生产。

“这是‘红颜’,这是‘淡雪’。”李国亭喜滋滋地给记者介绍大棚内长势喜人的草莓品种。白沙河街道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段伟娜告诉记者,由于品质优,后沙岭草莓价格一直维持在六七十元一公斤,春节期间基本是供不应求的状态。现在全村每天的采摘量是2500多公斤,每亩纯收入4万多元,村子一年草莓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

草莓成为致富果。后沙岭草莓成为“国际风筝联合会”指定产品,获评“青岛市绿色果园”“青岛最受欢迎有机生态草莓采摘园”。村民抱团发展,品质征服市场,后沙岭村草莓的致富路子越走越长、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甜蜜。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草莓迎春来 日子更甜蜜”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0212/8232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