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正文

加强供给侧改革 缓解农产品“卖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02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81269
内容摘要:  埋头苦干之前,先多抬头看看市场需要什么,适时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临近年底,又有一股农产品卖难寒潮袭来:某地成熟
   埋头苦干之前,先多抬头看看市场需要什么,适时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临近年底,又有一股农产品卖难“寒潮”袭来:某地成熟柿子无人问津,浓烈的腐味弥漫空中;某地大量苹果卖不出去,被用来喂鸡喂猪……

  农产品卖难悲剧年年上演,似乎没什么新意。实际上,这些年为了解决这个老大难,有关方面没少发力,变化也不小。“村村通”工程实施,互联网进村入户,农村的交通和信息瓶颈大为缓解。农产品采购、运输、销售网络初步形成,数以百万计的经纪人活跃田间地头,“农超对接”、电商进村等新型流通模式也风生水起……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些农产品仍遭遇价低卖难问题,用现在的时髦话说,这恐怕更大程度上是供给侧出了问题。

  这些年,供需形势变化不小。需求侧,量上变化整体不太明显,更大的变化在结构上。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从追求吃饱到吃好,老百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切与日俱增。

  供给侧方面,从量上来看,我国绝大多数农产品供大于求,很多产量还在持续增加。以最近难卖的苹果为例,2006年全国种植面积只有189.9万公顷,到2013年就已达227.2万公顷,加上单产提高,总产大幅增加。从质上考量,高品质的农产品往往供不应求。比如,这些年非饲料喂养的家禽越来越受欢迎,但在北京城区,买到真正的散养柴鸡,却并不容易。

  供需关系决定销路和价格,这是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缓解“卖难”,就要分析需求、适应需求、引领需求、创造需求,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农产品品种和质量更加契合消费者的需要。

  眼下,老百姓对特色和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一些“大路货”农产品供大于求,但特色鲜明、品质过硬的往往供不应求。还是以苹果为例,普通苹果价格平平甚至不好卖,2015年富士苹果价格和销量都下降三成以上,但甜度高的新疆冰糖心苹果,价格比富士苹果高了近两倍,还被提前预订一空。普通白菜几毛钱一斤,胶东大白菜卖得比肉都贵还“一菜难求”。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原因也简单,物以稀为贵,特色和高品质农产品产量少,自然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农民朋友一定要多把握这种需求变化,增加市场紧缺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的生产。老家务农的初中同学“费老”这方面就做得不错。他的致富经就是什么好卖种什么。比如,这几年老百姓更关注吃得健康,红薯等健康食品大受欢迎,连副产品红薯叶都成了流行菜,他就紧跟消费潮流,流转土地大面积种起了红薯,一块地两份产出,一年挣几十万元都不是难事……

  缓解“卖难”,除了强化需求导向,供给侧改革还要在降成本上多下功夫。目前,不少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容易受到进口农产品的挤压,出现低价卖难问题。这就要求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提升机械化水平等,降低生产成本。在政策层面,需要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效益和竞争力。

  总之,在当前供需形势下,供给侧不改,“卖难”难解。农民朋友一定要逐步摆脱年年不变的“老传统”“老套路”,埋头苦干之前,先多抬头看看市场需要什么,适时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立市场预警机制,加大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缓解“卖难”,政策层面需要做的也还有很多。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高小生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加强供给侧改革 缓解农产品“卖难””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0202/3684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