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曝光台 » 正文

转基因大米已禁售 市民不必太担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04  浏览次数:84752
内容摘要:新快报记者查询资料了解到,之所以让环保组织和民众如此“纠结”,并不是政府未明令禁止转基因大米的生产销售,而是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法商贩对政府禁令“视而不见”,他们仍在偷偷摸摸地生产和销售转基因大米,以从中谋取巨额经济利益。

  上周,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公布了在中国内地多个城市进行的关于转基因消费态度的公众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 和食品的潜在健康隐患表示担心,而近70%的消费者选择非转基因大米。

  记者了解到,中国农业部已明令禁止转基因水稻 商业化 种植和销售,但令人担心的是,去年在中国内地部分地区曾发现有转基因大米销售,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称,湖北地区曾发现有公司擅自扩大转基因水稻的制种。那么,转基因大米是否已经悄悄流入市场?市民应如何避免购买到转基因大米?

  1

  多数消费者

  排斥转基因大米

  据了解,2010年9月到12月,绿色和平委托清华大学媒介调查 实验室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长沙五个城市展开调查,调查的主要对象为18—55岁、在家庭中担当主要食品采购和决策者的消费者。结果显示,65%— 69%的消费者明确选择非转基因大米,而56%—65%的消费者希望政府在批准转基因作物大面积种植和上市前征得其意见。

  绿色和平也委托市场研究公司ORC International Holdings在香港展开市场调查,结果显示:79%的香港公众倾向于选择非转基因食品。因香港当地有许多农产品是从海外进口而来,因此有高达83%的香港公众要求原产地 政府监控转基因食品,确保出口至香港的米制品没有转基因成分。

  受委托调查的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此分析,消费者明显倾向于对非转基因食品的购买;委托调查方绿色和平组织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内地消费者这种对转基因大米的鲜明态度并不难理解,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作为13亿人每天要吃的主粮,转基因大米在安全风险完全消除前,自然难以被消费者认可。

  这一调查结果也让绿色和平国际项目总监莎拉·伯顿 女士感到惊讶:“中国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反对声音甚至比欧洲 的公众还要高。”伯顿女士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参与了欧洲公众反对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许多活动,并推动欧盟出台了转基因食品和商业暂停禁令。

  对于中国内地公众出现较高的反对呼声,她分析称可能是因“欧洲涉及到的转基因作物主要用于经济用途,在中国则是公众一日三餐的水稻,因此,消费者的态度和选择自然更为谨慎,也更为重要”。

  2

  转基因大米

  “身影”屡禁不止

  基于这样一个最新的调查结果,绿色和平组织呼吁政府立即停止转基因大米商业化进程,并重新慎重考量和部署中国的相关决策。但实际上,我国农业部早已反复声明,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批准任何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生产和经营,也未批准进口转基因稻米用于加工。那为何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大米问题仍然引发公众和环保组织的强烈关注呢?

  新快报记者查询资料了解到,之所以让环保组织和民众如此“纠结”,并不是政府未明令禁止转基因大米的生产销售,而是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法商贩对政府禁令“视而不见”,他们仍在偷偷摸摸地生产和销售转基因大米,以从中谋取巨额经济利益。

  根据去年5月《经济观察报》的报道,湖南省岳阳市农业部门在辖区内进行了一次排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据了解,仅岳阳黄沙街镇三个村就查没共约3000斤的疑似转基因稻种。被发现后,当地政府按农民购买价给予补偿,已经播种的也已铲除。

  种植环节曾发生这样令人担心的违规行为,销售环节也不例外。去年9月,绿色和平组织在经调查后指出,在数家大型外资超市发现有转基因大米销售。绿色和平组织还表示,这是该组织2009年以来第三次在大型超市 发现转基因大米及米制品。

  虽然事后也有超市站出来澄清说,超市送检大米并不含转基因成分,但转基因大米疑云并未因此而散去。就在超市转基因风波过后,广东东莞某知名米粉品牌又被指米粉样品在抽查中被检出含有转基因,一时间又引起消费者的恐慌。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转基因大米已禁售 市民不必太担心”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304/1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