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文化 » 正文

茶入画 画中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2:47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353
内容摘要:? 茶入诗,现在有据可考的,最早是在魏晋时代。张载《登成都楼诗》有句云:“芳荼冠六情,溢味播九区。”荼,即茶。说明魏晋时人们已领略品茗情趣,并吟咏入诗了。茶入画,又始于何时?前几年看到一本美国人威廉?乌克

? 茶入诗,现在有据可考的,最早是在魏晋时代。张载《登成都楼诗》有句云:“芳荼冠六情,溢味播九区。”荼,即茶。说明魏晋时人们已领略品茗情趣,并吟咏入诗了。茶入画,又始于何时?前几年看到一本美国人威廉?乌克斯编撰的《茶叶全书》说:“中国古代之绘画以茶为题材者殊少,唯在英国博物馆中有一幅,题名曰《为皇煮茗》,作者为明朝之周英(译音),图上绘一宫殿中之花园,地点可能为当时之首都南京。绘于一暗色之绢轴上,展轴可见皇帝高坐于皇宫之花园中。”对此,总存疑窦。画是无声诗,中国文人的传统是书画与诗文密切结合的。诗人而兼擅书画的,历代都不乏其人。茶入画怎会比入诗晚一千多年!

这几年,看书看展览比较注意以“茶事”为题材的绘画,手头逐渐积累起一点资料。中国古代绘画以茶为题材者非但不是“殊少”,而且历史久远。一九七二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葬中,就有一幅敬茶仕女帛画,反映了汉时皇室贵族已烹用茶饮。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墓葬中,有一幅《对棋图》,上面画着一个侍女,手捧茶托端茶侍候,描绘的是文人品茗饮茶。到了宋代,民间饮茶之风盛行,画中的茶也随之渐多。“工书画,通百艺”的宋徽宗,以皇帝之尊,亲著《大观茶论》,又作过一幅品茶图。浙江吴兴籍的诗画家钱选画有《卢仝烹茶图》,展现了唐代诗人、品茗行家卢仝烹茶的神情。除了这些反映宫廷、富室和文人雅士品茗饮茶的画以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南宋著名画师刘松年的《斗茶图卷》,图中描摹四茶贩息肩树荫下作“茗战”,笔法工细,神态自然。元代书画家赵孟?也作过一幅相同题材的画,叫《斗茶图》,参与斗茶的四人,人人身边都备有一副炉、壶、碗、盏等茶炊用具,烹点品尝,神情各异,刻画细腻,神韵生动。这两幅画反映了宋元时代饮茶已从宫廷富室走到街坊,从官宦贵族、文人雅士传到民间百姓。

? 明代画坛名流以“茶事”为题作的画更多。如文微明有《烹茶图》,沈周有《醉茗图》、《虎丘对茶坐图》,仇英有《松亭试泉图》,唐寅有《品茶图》……幅幅是图又是诗。威廉?乌克斯在英国博物馆所见的明朝《为皇煮茗》图,作者周英(译音),很可能就是仇英。仇英与文征明、沈周、唐寅并称“明四家”,他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曾以卖画为生。以“茶事”为题材的古代绘画,是我国绘画艺术的宝贵遗产,也是我国茶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浙江日报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茶入画 画中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537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