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文化 » 正文

茶席设计的技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5:14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150
内容摘要:茶席设计既是一种物质创造,也是一种艺术创造;既是一种体力劳动,更是一种智力劳动。因此,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就显得非常重要。茶席设计的基本技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获得灵感灵感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现象。

茶席设计既是一种物质创造,也是一种艺术创造;既是一种体力劳动,更是一种智力劳动。因此,技巧的掌握和运用就显得非常重要。茶席设计的基本技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获得灵感

灵感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现象。它表现为在偶然状态下,突然所得到的一种意外启迪和心理收获。它使原先模概和不明了的心理感受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从而获得某种行为方式的依据和对未来行为的清晰认识。

但灵感的获得,又是在思维和行为的运动中产生的。因此,在茶席设计之前,应以积极的态度和方式,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去促使灵感的获得、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要善于从茶味体验中去获得灵感

(2)要善于从茶具选择中去发现灵感

(3)要善于从生活百态中去捕提灵感

(4)要善于从知识积累中去寻找灵感

(二)巧妙构思

构思是对所选取的题材进行提炼、加工,对作品的主题进行酝酿、确定,对表达的内容进行布局,对表现的形式和方法进行探索的过程。茶席设计的构思,应该紧紧结合主题,在“巧”“妙”上下足功夫。

要做到构思巧妙,必须注重如下四个方面:

(1)创新是茶席设计的生命

创新首先表现在内容上。从题材来讲,要注重题材新颖。茶席设计题材的选择,不能闭门造车,要多看、多了解,避免选用过于大众的题材,从而出现审美疲劳。比如展现夏天的题材,大众的题材都会使用荷花这一材料,这个时候如果在题材上独辟蹊径,就能达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除了茶席内容之外,新颖的服装、动听的音乐以及画龙点睛的某一要素,都是完美体现创新的元素。

(2)内涵是茶席设计的灵魂

内涵是指反映于概念中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一个作品,必须要展示出一定的内涵,或者说一定的内容。仅仅是器具的堆积,而不能表达出一定的内涵,是达不到茶席设计的目的的。

(3)美感是茶席设计的价值体现

美是艺术的基本属性。美感是人们对于美的主观评价。作为以静态物象为主体的茶席设计,美感显得尤为重要。

茶席设计的美感主要体现在器物美、色彩美、和谐美、背景美、结构美等几方面。

(4)个性是茶席设计的精髓

茶席设计的个性要求,指的是设计者不仅要选材精妙,还要在思想、立意上有独特的个性表达。

茶席设计的个性追求,是茶席设计的关键所在,甚至可以说个性即价值。

(三)成功命题

成功的命题,包含了对主题高度、鲜明地概括。它以精练简洁的文字,或做含蓄表达,或做诗意传递,使人一看命题即可基本感知艺术作品的大致内容,或迅速感悟其中深刻的思想,并获得由感知和感悟带来的快乐。

好的命题,基本决定了茶席设计的成功与否。所以,正确、概括、精练的文字,准确表达作品的含义,是一个好的茶席设计作品的关键。

(1)主题概括鲜明

名称必须反映主题,而主题并非名称。主题可以是一两句话,也可以是一两个字。主题是立意的表现,而立意并不能完全替代主题,因为主题必须鲜明,而立意却可以含蓄。

主题要带有鲜明、准确、概括的特征,可以在创作之前形成,也可以在创作中、创作后形成。形成主题的时间并不重要,能够结合茶席设计作品,准确表达作品主题是关键。

(2)文字精练简洁

在主题设定中,可以针对主题,设定几个相对集中的词语,从集中的词语中去浓缩文字,对反映主题的问题进行反复剔除,最终形成既精练简洁,又准确概括,同时意味深长的文字来。比如“夏夜香書”“夏夜莉香”“仲夏之梦”“夏之梦”,从立意、精练、寓意等来看,“夏之梦”明显优于其他三个。

(3)立意表达含蓄

艺术作品的立意,采用含蓄的手法表达,是艺术表现的基本要求,能给观赏者留有想象的空间。

含蓄手法表达一般可归为三大类:半意表达、象征表达、反意表达。

(4)想象富有诗意

诗意的想象,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大胆,二是夸张,三是奇特,四是美妙。诗意的语言可以采用第二人称表达,也可采用情感语言和疑问句式,这会极大地勾起观赏者的兴趣,如此,作品已经成功一大半。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茶席设计的技巧”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498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