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畜牧养殖 » 行业动态 » 正文

西南地区猪价领涨全国:或将成为中国猪市异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24  来源:猪e网  浏览次数:81812
内容摘要:大家都知道,决定猪价的关键因素是生猪供求关系,缺则涨,多则跌。而决定各地猪价高低的本质也是当地生猪供求关系。全国部分地区
       大家都知道,决定猪价的关键因素是生猪供求关系,缺则涨,多则跌。而决定各地猪价高低的本质也是当地生猪供求关系。全国部分地区拆迁严重,拆迁对猪价究竟有何影响?短期内可能造成抛售和出栏增加,但长期来看,任何一个地区经过严重拆迁,则会造成供给不足,当地猪价也将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那四川作为传统中国养猪第一大省,为何能领涨全国?答案需从四川养猪格局这几年发生的变化说起!

过去,曾是中国家庭养猪第一大省

四川作为传统养猪大省,主要是家家户户庭院养猪。在四川过去几乎每家都有养猪的习惯,四川生猪出栏量曾经位居全国第一,这也给四川培育了一大批饲料企业,比如新希望、特驱、铁骑力士等。但随着近两年四川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四川生猪出栏量呈连续下降,表现在生猪供求关系和猪价上,西南地区猪价大部分时间高于河南、山东、湖南等其他养猪大省。

如今,四川规模养猪业远远落后其他地区

四川养猪业遇到最大问题是什么?是现代规模化养猪业发展不起来。虽然温氏、正大等企业在四川也有投资猪场,但相对东北三省来说,无论投资资金还是生猪产能都是有限,四川规模养猪业主要依靠四川本地企业的发展壮大,比如四川巨星、铁骑力士、四川华西希望下的特驱,包括近2年快速发展天兆猪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四川缺乏现代规模养猪业的基础条件——饲料、交通和土地资源。

在当下环保高压政策下,规模养猪业最缺的就是土地资源,而种养结合是必走之路,大型养猪企业周围必须有足够丰富的田地或果园,否则粪便处理将是最大的考验!还有一个条件,该地区不能有太多河流水系。从这一点来看四川养猪可用的土地资源是匮乏的。四川地势险峻,交通不变,无论是饲料运输还是生猪调运都会额外增加成本。加上近期四川地区因环保拆迁力度也较大,可以预见的是四川本地生猪出栏量在未来几年仍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外地共计,生猪价格仍将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那大家一定会问为什么今年夏季四川地区猪价反而不及山东、东北地区?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答案是牛猪!

我们都知道红烧肉深受四川人民喜爱,而牛猪是做红烧肉的原材料,因此四川、云南、贵州地区成为全国牛猪主要消费地区,四川当地猪价变化与调入四川地区牛猪价格息息相关,这就可以很好的回答为什么夏季四川地区猪价相对落后?

每年夏季,北方地区生猪率先出现供应紧张,也就是所谓的断档期。在断档期内,标猪价格往往是快速上涨,而牛猪则不受欢迎,甚至被屠宰企业严重打压,二者差价可能在1元/斤以上。这些牛猪在北方不受欢迎的情况下,自然会向西南地区流通,而这些价格相对较低的外来牛猪,往往会拉低四川当地均价。

在北方夏季结束,标猪和牛猪价格差缩小时,四川地区收购的牛猪价格也接近北方标猪价格,外来猪进入四川运输成本大概在5毛/斤左右,这就会导致西南地区猪价普遍高于河南、湖南等猪源地,甚至成为全国的领头羊。

同样是当地生猪出栏量近两年减少,需要外地常年供给,但四川和浙江则出现不一样的表现,浙江地区自2015年大规模拆迁以来,生猪价格常年高于周边省份。但西南地区在北方牛猪大量滞销与标猪价格拉大时候,则会出现低于北方地区。

这段时间,山东地区拆迁严重,而山东又是中国生猪第一屠宰大省,大规模拆迁过后,中小猪场数量快速减少,规模猪场提供产能尚且不能满足山东屠宰需求,这将导致山东地区猪价在未来与河南拉开距离,或将长期依赖河南等周边猪源供给。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西南地区猪价领涨全国:或将成为中国猪市异类!”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yangzhi/20170824/25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畜牧养殖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畜牧养殖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