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林苗木 » 国内资讯 » 正文

主客共享旅游红利 宜游城市发展新动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25  来源:新华社  浏览次数:8135
内容摘要:中国旅游如今从观光迈向休闲,原有的旅行社、酒店、景区的封闭世界正被打破。一个城市整体变成了旅游休闲目的地,游客和当地居民
      中国旅游如今从观光迈向休闲,原有的旅行社、酒店、景区的封闭世界正被打破。一个城市整体变成了旅游休闲目的地,游客和当地居民共同拥有城市资源,共享旅游发展红利。游客分享当地生活,当地居民通过旅游来提升生活品质。宜游城市正在营造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

城市环境更美好

“在南京绿道,可跑步,可散步,可骑行,沿途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每到周末,我会跟绿道来一次亲密接触。我会经常看到许多外地游客,他们是在网上查询的绿道游玩攻略。”南京市民张迪说。

截至2018年底,南京已建成绿道863公里,分为健康休闲路、文化体验路和滨江生态路等。绿道已成为游客和南京市民共享美好休闲体验的生活空间。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从交通出行上讲,宜游城市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会有更多的投资在旅游基础设施或者交通基础设施上。可以说,游客和当地居民共同享受到航空、铁路、高速公路、水运码头等出行的更多便利。”

“成都这些年旅游发展迅猛,政府大力整改水质和空气质量,我最大的感受是环境越来越好了,成都从人们说的‘蜀犬吠日’‘雾都’‘太阳出来喜洋洋’已变为如今‘太阳公公时常笑开了花’。”成都市民李宗谕感慨地说。

目前,中国各地正在发展全域旅游,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大景区,处处是旅游环境,人人是旅游形象。很多宜游城市的市政建设围绕旅游发展,开发建设单位和普通居民营造美的意识很强,建筑有特色,绿化覆盖率高,小区公园化,公共设施既方便游客又惠及市民。

文化休闲更舒适

都说“常住无风景”,人们总觉得好的风景都在远方,而不在“待腻了”的家门口。这个观点正在改变,比如杭州。

“作为知名的旅游城市,杭州不仅得到了亿万游客的青睐,也给我们这些杭州市民增添了幸福感和自豪感。杭州城区有西湖、西溪湿地、大运河等众多著名景点,有山有水有文化,这些景区都不是全封闭的,许多景区还是全部免费开放。由于便捷的旅游交通配套,市民茶余饭后就能游览,也不用长距离奔波,非常方便。”杭州市民杨勇权告诉记者。

青岛市民战莉莉说:“崂山景区将九水观光车换乘点延长至地铁站点,实现了地铁与景区交通零换乘无缝衔接,不仅方便了游客,我们本地人也更喜欢去崂山了。”据记者了解,崂山区把沿海一线建设成集休闲步道、骑行绿道、口袋公园于一体的滨海慢游步道,成为游客和市民共同的休闲客厅。

游客和当地居民共享旅游发展的红利,随着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越来越多的文化中心、历史街区、博物馆、美术馆、剧场、书店、夜市、商场、菜市场等休闲场所也成为市民和游客的共享空间,当地文化吸引着游客,滋养着市民。

成都市民林琪瑶说:“茶馆、川剧、麻将和蜀绣等传统文化,在向游客展示的同时,也让我们成都人更加了解自己城市的文化底蕴,能够体会到成都的古朴典雅的遗风,我们自己也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

“花城广州,处处景观,百余个公园免费开放,市民有了休闲的好去处。广州推出的亲子年票集合了广州和周边的亲子旅游产品,既优惠又便捷,我很喜欢。”广州市民张弛告诉记者。

智慧生活更轻松

如今,景区购票、扫码入园、AR导航、语音导览、酒店入住等,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完成旅游的全过程。数字化服务为游客带来轻松出游的同时,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便利的智慧生活。

10月22日,汇集上海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类文化旅游和社会市场资源,链接“一网通办”、医疗等公共资源,一款“游上海”手机应用程序上线,包括酒店、门票、打车、美食、机票、特别优惠、精品线路、热门文化演出、公交等内容,游客和当地居民的需求已融为一体。“我看到这个消息,马上就下载了APP,内容蛮丰富。有一个内容是带你在上海品味非遗文化40条线路,我准备周末就去走一走。”上海市民彭博说。

多地推出了游客和市民共享的智能生活旅行服务平台。重庆最大的吸引力,也是难题,就是美食太多,娱乐内容太丰富,游客和本地人都容易挑花眼。“爱重庆”APP就解决了人们的困扰。云南的“一部手机游云南”APP,已经获得了游客和当地居民的好评。“我喜欢看‘逛菜市’‘深夜美食’‘文艺逛展’这些板块,原来自己家门口就藏着这么好玩的地方。”昆明市民刘萍芬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刘 坤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主客共享旅游红利 宜游城市发展新动力”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yuanlin/20191025/303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园林苗木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参与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园林苗木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