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问答 » 问答 » 正文

石蛙和蟾蜍的区别,石蛙有什么功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11  浏览次数:8522
内容摘要:一、石蛙和蟾蜍的科属不同1、石蛙:石蛙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蛙科、露水蛙族、棘胸蛙属两栖动物。2、蟾蜍:蟾蜍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蟾蜍科、蟾蜍是两栖动物。二、石蛙和蟾蜍的别称区别1、石蛙:石蛙又称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我区分布广泛,特别是西部井冈山、宁冈、安福一带山区数量多,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香港、广西等地。2、蟾蜍:蟾蜍不称疥蛤蟆

石蛙和蟾蜍的区别,石蛙有什么功效

一、石蛙和蟾蜍的科属不同

1、石蛙:石蛙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蛙科、露水蛙族、棘胸蛙属两栖动物。

2、蟾蜍:蟾蜍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滑体亚纲、无尾目、蟾蜍科、蟾蜍是两栖动物。

二、石蛙和蟾蜍的别称区别

1、石蛙:石蛙又称石蛤、石鸡、山鸡、石冻、飞鱼、石鳞、石蛤蟆、石虾蟆、石坑蛙、石乱、木槐(川南)等,我区分布广泛,特别是西部井冈山、宁冈、安福一带山区数量多,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香港、广西等地。

2、蟾蜍:蟾蜍不称疥蛤蟆、癞蛤蟆、蛤蟆、癞刺、癞疙宝等,在我国各地分布,从春末到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之间,或者在住宅周围和田间的石头下、土洞里,黄昏总是在路旁和草地上寻找食物。

三、石蛙和蟾蜍的形态区别

1、石蛙:石蛙体大粗,体形近似黑斑蛙或虎纹蛙,体色不同,头部平坦宽敞,吻端钝圆,突出下颌,躯干部短,平坦,无尾巴,颈部不明显,雄蛙前肢特别,背部有长短不同的窄长疣,腹部呈淡黄白色,雌性前肢不如雄性发达 。

2、蟾蜍:蟾蜍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着,颊部向外倾斜,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略大于眼间距,鼓膜显着,椭圆形,前肢粗,身体肥胖,后肢短,腿比胫长,雄性皮肤粗糙,头部、上眼睑和背部密布不等大的疣粒。

四、石蛙和蟾蜍的功效区别

1、石蛙:石蛙肉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质、钙等成分,脂肪少,易消化,营养价值高,食用具有清火、明目、消肿、滋养健身的效果。 

2、蟾蜍:蟾蜍味辛、性凉、有毒,入心、肝、脾、肺经,具有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的效果,主要治疗疥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肿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等症状。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石蛙和蟾蜍的区别,石蛙有什么功效”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wenda/695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石蛙
 
[ 农业问答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问答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