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山西兴县:云签约助力杂粮产业振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5-13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852
内容摘要:近日,一场云签约为晋绥革命老区兴县的杂粮振兴带来了科技动力。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通过远程视频的

近日,一场云签约为晋绥革命老区兴县的杂粮振兴带来了科技动力。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此为起点,兴县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在高效种植、精深加工、贸易销售等领域将开展深层次、多链条、全方位合作,探索以种业科技创新孵化农业发展新动能的兴县杂粮振兴路径。

兴县杂粮资源丰富,名优品种多,如中部地区的“晋谷21号”谷子、“晋杂38号”高粱、肾型大豆、大明绿豆,沿黄地区的豇豆;东山地区的莜麦、红芸豆、马铃薯名扬晋西北;四黑杂粮(黑谷子、黑芝麻、黑大豆、黑黍子)、大明绿豆、豌豆、荞麦、肾型黄豆、红小豆等特色杂粮,是一个较完整的天然基因库。

全县总耕地面积93万亩,2021年粮食种植面积57.08万亩,其中杂粮种植面积42.45万亩,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的74.4%。目前,年加工杂粮可达2.8万吨,年产值达2.2亿元,种植、加工环节实现800余人就业,并带动12650余户脱贫户实现稳定增收,杂粮种植收入占到全县农民种粮收入的83%,占到农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的53%。

据兴县县委书记乔云介绍,双方签约后,兴县将借助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引进优良品种,建设全国现代杂粮种质种业聚集地,打造国内杂粮种业试验示范科技创新先行区,推动兴县现代种业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和服务链协同发展,把兴县打造为中国“杂粮之乡”,建成全国杂粮生产、供应、培训实训和种子基地,坚持“种养加”与文旅融合,全产业链发展,以园区引领、龙头带动、品牌促动,促进杂粮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真正把小杂粮产业培育成为老区人民增收致富共同富裕的大产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钱前表示,我国杂粮种植历史悠久,山西杂粮种质资源丰富,该所与兴县开展杂粮产业战略合作前景广阔,将在打赢种业翻身仗、助力吕梁乡村振兴中发挥好作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山西兴县:云签约助力杂粮产业振兴”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0513/8278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