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发展养蜂产业 帮助乡亲致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08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81629
内容摘要:黄胶鞋、橡皮手套,再套上防蜂服,油菜花地里那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养蜂人,就是贵州省纳雍县怕那村90后返乡创业青年袁小梅。3年前

黄胶鞋、橡皮手套,再套上防蜂服,油菜花地里那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养蜂人,就是贵州省纳雍县怕那村90后返乡创业青年——袁小梅。

3年前,袁小梅从城市回到大山深处的老家,开始养蜂。如今,她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想,还带动乡亲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路。

归来,延续儿时梦想

2018年,袁小梅回乡探亲,发现村里基本看不到年轻人。留在村里找不到赚钱门路,袁小梅的父母也和其他村民一样,到县城打零工。“辛苦半辈子了,还要出去奔波,我不忍心他们一直这样下去。”于是,她产生了留在家乡创业的想法。

彼时的贵州,把产业扶贫定为主攻方向,提出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让大山助力老百姓增收致富。

“我们村的山上,到处是花花草草,不正是养蜂的好地方嘛!”当个“养蜂人”,这个儿时梦想,此时涌上心头,袁小梅决定把这份惦记已久的事情做成事业,自己闯出一片天地。

创业,从零开始打拼

流转土地,购置蜂箱,引进蜂种……在父母和姐姐帮助下,袁小梅的养蜂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养蜂是门技术活,不光要摸清蜜蜂的生活习性,病害预防、蜂蜜提取等也都马虎不得。上网查、买书籍,虚心请教老蜂农,袁小梅发现,只要钻进去了,养蜂没有想象那么难。

功夫不负有心人。袁小梅的350箱蜂苗长势不错,到年底就收获了1000多斤优质纯天然百花蜜。舀一勺新蜜入口,袁小梅仿佛尝到幸福的滋味。

开拓,共创甜蜜事业

老乡们很纳闷:也没见袁小梅去赶集叫卖,可蜂蜜却成车往外拉,很快销售一空。原来,她凭借以前的城市客户资源,再加上在电商平台上精心运营,让自家的蜂蜜顺利走出大山,卖出了好价钱。

袁小梅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并继续发力线上销售,年销售额100多万元。“应该让大家伙都参与进来,一起把这个产业做大。”袁小梅开始发动老乡们一起养蜂。

目前,袁小梅除了打理自己的养蜂基地,还与全县13家养蜂场建立了合作关系。县里也表示会在贷款方面助力袁小梅将产业做大。“现在养蜂已成为一项富民特色产业,覆盖到了全县各乡镇,这也坚定了我继续做大做强的信心。”该采哪个成色的蜜,采好之后如何包装等,袁小梅都会给大伙做示范,确保大山里的“土蜂蜜”质量标准统一。

“这茬春蜜只够满足去年预定的订单,有了老乡们给我做后盾,今年可以大干一场!”袁小梅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发展养蜂产业 帮助乡亲致富”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0408/8261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