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浙江开化县:梯田山的“一地三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19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2668
内容摘要:随着天气转暖,已有一簇簇油菜花抢先盛开,尽管比往年来得晚些,但春日好景或许会迟到,却不会缺席。站在石坎上的观景台,余雄富

随着天气转暖,已有一簇簇油菜花抢先盛开,尽管比往年来得晚些,但春日好景或许会迟到,却不会缺席。站在石坎上的观景台,余雄富向记者描绘着不久后的画面:“到时候,漫山遍野金灿灿,来的人可多了,路上全是车。”

余雄富是浙江省开化县大溪边乡上安村的党支部书记,这里是开化县最偏远的村庄之一,距县城近百里,曾是省里的重点贫困村,村域山高坡陡,耕地缺水易旱,老百姓形象地叫它“斗笠田”,东一摊、西一撮,辛苦劳作一整年,收入还捉襟见肘。

“眼下不一样哩,可以‘一地三吃’:夏种高粱、冬种油菜,此谓‘两吃’;春览菜花黄,秋赏高粱红,卖风景为‘第三吃’。游客来了,生意上门,土烧酒、菜籽油往后备厢一搬,市场就在田里头。”驻村干部郑建平搭话道,他跟余雄富是“好伙计”,感慨颇多。

山区经济发展何其难,上安如今柳暗花明又一村,可十多年前,也走过不少弯路。2008年,余雄富刚回村当村干部,500亩的山地咋长出“金疙瘩”,是个心头难事。

起先种高山蔬菜,看外头市场行情不错,可山高路远,渠道没打通,最终丰产不增收。后来搞景观农业,梯田里种向日葵,方圆十里新花样。营销没做好,开花美是美,游客没来几个,关键只开花不结籽,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搭上人工物料。

可余雄富不服输,屡败屡战,东寻西找致富路,还真得一妙计:种高粱。做成高粱酒,效益不会差,暂时销不出去就屯着,反正越陈越值钱。余雄富满腔热情,可老百姓真不敢轻易尝试了,“三吃螃蟹”的任务落到了党员头上。

所幸,头年顺风顺水,240亩高粱地平均亩产有千斤,当年就卖了140万元的白酒钱。开了好头,2016年扩种时,无需村干部多言,有余力的农户齐刷刷跟上,很快复垦出200多亩的抛荒地。加上打时间差的油菜轮作,这两项收入便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

最关键的是,还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60岁的村民余忠祥种了三亩多高粱地之余,还负责村集体“生产队”男女工的派活。他说,一年到头,从开沟、除草到施肥打药,村民光劳务收入就有200多万元。自个种点高粱,再加上零活,不少村民年收入三四万元不在话下。

不光自个儿富,大溪边12个村还结成高粱红党建共富联盟,成立名为“开化六都”的强村公司,做大集体经济。目前,全乡种植了4200多亩高粱,成为浙江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高粱基地。产能提上去,产值如何跟得上?县里国企“两山集团”来了,与强村公司合股建了个“共享酒厂”,今后负责统一加工、品牌营销,这让大伙更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高粱还红到了山的另一头。大溪边乡与杭州淳安县枫树岭镇地缘相近、文化相亲,如今产业也相通,同样种起高粱、卖起白酒。大溪边先行一步,有不少“红高粱师傅”常年走动。两边一“联姻”,构建跨区域联盟,成了红高粱的共富示范带。

大溪边乡党委书记夏增龙告诉记者,现在两地共建科研基地,与高校院所合作,探路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并争取在酿造技术、品牌营销上更进一步,未来将形成更多的合作共富机制。

记者采访当天,“红高粱小镇”就来了“新客人”:几个尚在试验中的“稻高粱”品系,首次走出“闺门”,从杭州乡村“远嫁”到大溪边,据称其产量、口感和品质特征都较为出众,这次先行小面积试种。类似试验每年都有,在大溪边乡,产业氛围渐入佳境。

在夏增龙看来,目前“一地三吃”中,“卖风景”仍为短板,“地有限、产量有限,但三产融合前景无限。每年,来上安梯田的游客有10多万人次,背靠钱江源、紧邻千岛湖,如何引来人、留住人、留下心,又怎样让更多老百姓参与创业创富,这里头的‘金山银山’值得好好挖。”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浙江开化县:梯田山的“一地三吃””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20319/8252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