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蔬菜、水果价格大跌,农产品种植出路在何方?菜农果农如何应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12  来源:网易号  浏览次数:81213
内容摘要:2021年,进入收获季节的蔬菜、水果出现大跌现象,有人说,今年是蔬菜和水果的收获年,是一个丰收的大年,但为何在丰收之年,却出

2021年,进入收获季节的蔬菜、水果出现大跌现象,有人说,今年是蔬菜和水果的收获年,是一个丰收的大年,但为何在丰收之年,却出现了价格的大幅下跌?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会经常看到,蔬菜、水果价格大幅下跌的消息!

南方的荔枝大丰收,但是今年荔枝的价格却大幅下降,在南方的荔枝主产区,价格一度跌破1元/斤大关。甚至一些晚熟荔枝出现了0.5-0.8元/斤,却无人收购的现象。有的果农一气之下,爆出砍掉荔枝树的冲动行为。

北方的土豆进入收获季后,也出现了价格的大幅下跌,在一些土豆主产区,冷库的土豆出库价低至0.2-0.3元/斤。新季土豆价格也随之下跌,0.3-0.5元/斤成为常见现象。

山东的苹果,从去年落地3.2-3.5元/斤的收购价,也是跌破了1元/斤大关,这让一些去年参与苹果存储的货商痛苦不已。

山东的大葱,大家都知道,去年山东的大葱,价格表现非常的不一般,曾经一度创出8-12元每斤的天价大葱。但今年新季大葱上市价格已经跌至0.3元/斤,如此低的价格,种植大葱的农户,还要排很久的队才能卖掉。

去年8月份价格一路上涨的玉米,曾创出近十年的新高,加工企业收购价格曾创出1.7元/斤的历史高价。但今年以来,玉米价格也是大幅回落,现在均价已下跌到1.3元/斤附近。玉米期货价格也创出2536元/吨的近期新低。

去年是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一年,大葱、土豆、玉米等价格轮番表现,你方涨罢我登场,农产品几乎全部涨了一遍。要说涨幅不大的,就只能是小麦了。

受去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今年菜农、果农、粮农大多增加了相应产品的种植面积,这不刚刚收获完成,相关农产品的价格就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大跌。

伴随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却出现了化肥等农用物资涨价的现象。这种现象让一些农户叫苦不已。有人说,这是怎么回事?农民赚点钱就这么难吗?这是不想让农民再种田的节奏呀!

“粮贵伤民,粮贱伤农”,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就会减少相应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产量就会下降,相应的农产品价格就会上涨。

价格的上涨又反过来刺激农民的种植热情,就会增加种植面积,产量就会增加,相应的农产品价格就会下跌。如此循环往复,年复一年。

农民疲于应付,弄得一头雾水,最后都不知道,到底种什么好了!弄得精疲力尽,收入还是提不上来。玩了这么多年,也没有从土地上面玩出来什么收益,只能勉强糊口而已,有些农民直接撂了挑子,干脆不玩了。

土地撂荒的现象,在部分乡村开始大量地出现。这其实不能全怪农民,因为他们确实被现在的农产品价格变化弄得晕头转向。

如果大量种植小麦、玉米等基础农作物,就每亩地那点产量,也加上小麦、玉米的价格。靠自己手里的那一亩二分多地养活一个家,不被饿死,估计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大部分在家耕作的农民,在平时土地耕种的同时,还需要在农闲季节,出外干点其它的零活,以此来贴补家用。另外农户大多减少了基础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改为种植其它经济价值稍高一些的蔬菜或水果类农产品。

但由于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在城市当中的农民,只能做一些劳动价值不高的工作。这其实也限制了入城务工农民的收入水平,他们一般都是城市中干活最辛苦,但收入最少的一部分群体。这让基层农民颇多抱怨!

农产品种植的出路到底在何方?菜农、果农应该如何应对价格下跌带来的影响呢?

其实,经济作物的种植,是需要对数量进行控制的,由于蔬菜、水果不易储存的特性,一量遇到供大于求的现象,价格就会出现大幅下跌。这在前些年都已经有所表现。

农民都有跟风种植的习惯,一个地区本来种植的农作物,经济价值不高,看到附近或别的地方种植其它农作物,都可以卖出高价格,就会引来一大部农民也开始跟风种植。

但是由于对种植农作物的技术不够熟练,所以刚收获的农产品质量,与其它成熟地区的质量相差较大。人家质量好,价格自然也高;自己种的质量较差,只能卖低价格。有时候还担心产品再卖不出去,所以就会以更低的价格出售,希望尽快卖出去完事。

这样一来,反过来又把别的种植区的,质量较好的农产品价格也给拉了下来。价格下降趋势一旦形成,就会形成连锁效应,更低的价格就出现了!

所以要想改变目前这种糟糕的农产品价格形势,必须从改变农民的种植习惯着手,才能最终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

以产销结合为基础,让产地和销地直接建立对接,形成先有市场,再有种植的规范化模式,是值得被广泛推广的。

区域种植示范区的建立,既有利于农产品的可追溯性,对农产品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确保销区的供货稳定性。对于销区农产品品牌建立和进一步推广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些出口企业和加工企业,直接租用农户土地,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也是一项较好的运作模式。

总的来讲还是需要将现在的分散化的、简单化的小农耕作模式,向集约化、集群化转变。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形成良性发展,对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都是不错的运作方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蔬菜、水果价格大跌,农产品种植出路在何方?菜农果农如何应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10712/8113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