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科学答人”举办科学绿化沙龙活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09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125
内容摘要:荒漠和荒漠化是否有百害而无一利?如何理解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能够为守护土地

荒漠和荒漠化是否有百害而无一利?如何理解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能够为守护土地、科学绿化做出怎样的努力?为更好地了解和守护土地,践行科学绿化的理念,由北京科技报社和中国林业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科普中国·科学答人推出“科学绿化的机遇与挑战”沙龙活动,日前在北京石景山区金苹果文化小院举行。活动邀请三位专家讲述土地生态与国土绿化的概况,加强公众的国土保护意识。

荒漠和荒漠化都是魔鬼吗?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员、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郭浩认为,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现在我们要认识到荒漠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荒漠可以成土固碳,储水净水,还可以通过沙尘效应增雨、中和酸雨。“天生”的荒漠都属于荒漠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态资产,亟须科学规划、保护资源,与之和谐共处。而荒漠化则是受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作用造成的荒漠区的土地退化,需要有效治理。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研究员、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主任郧文聚解读了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这是我们国家保障口粮绝对安全的一个底线。严守耕地红线,就是我们国家或者说中华民族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使有限的土地上产出更多的粮食,就是节约集约用地的体现。总的来说,努力保障粮食安全,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生产者的责任,更是政策制定者的责任。”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研究员刘小京指出,我国在盐碱地治理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创立了季风气候区水盐调控理论,形成了以水利工程措施为主的盐碱地改良措施,建立了一批盐碱地提质控盐的技术模式,筛选和繁育了一批配套耐盐作物种质资源,这些成果在盐碱地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大面积的盐碱地得以改良。当前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盐碱地科学绿化指明了方向,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将使盐碱地改良利用迎来新的重大机遇。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科学答人”举办科学绿化沙龙活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10709/8111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