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合作资讯 » 正文

海尔U+,为智能家居全球提供互联解决方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04  浏览次数:8998
内容摘要:智能家居市场的巨大蛋糕,引得各方巨头们云集智能家居市场,但互联互通仍是目前产业发展的瓶颈,冲破这一束缚,统一标准将为市场良性发展铺平道路,在这一点上,海尔U+的率先突破,成为全球互联解决方案之一,且在国内外的表现值得学习。 智能家居市场,高歌

  智能家居市场的巨大“蛋糕”,引得各方巨头们云集智能家居市场,但互联互通仍是目前产业发展的瓶颈,冲破这一束缚,统一标准将为市场良性发展铺平道路,在这一点上,海尔U+的率先突破,成为全球互联解决方案之一,且在国内外的表现值得学习。

  

1

 

  智能家居市场,高歌猛进

  据市场调研公司Jupiter Research的数据显示,全球智能家居市场预计将从2012年的250亿美元左右发展到2017年的600亿美元,复合增速为19%。

  如此巨大的市场回报,使得与此相关的各个行业纷纷投入。互联网公司联合家居设备争进,家电巨头向互联网公司转型竞入,加上原来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企业,产业竞争进入群雄逐鹿的“战国”时期。

  2014年年初,谷歌大手笔收购智能温控系统设备Nest公司,引爆智能家居行业;百度入股智能家居企业海眸科技;阿里巴巴也在前不久和美的宣布进行战略合作。

  此外,三星发布了Smart Home智能家居平台;小米推出路由器定位于智能家庭的入口;海尔则提出“智慧生活开放平台”并推出智能家居类产品。

  家居智能互联互通,成产业发展瓶颈

  智能家居与传统家居相比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互联、互通。不过在智能家居技术的通讯和控制协议上还是没有得到统一,最大的问题是各个单一产品未能形成成熟的智能生态产业链,兼容性不强。家电设备之间达不到 “互联、互通、互控”, 产品还处于“闭关锁国”的单独控制阶段,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整体互联互通需求、家庭被不同品牌割裂成多个“孤岛”,完全失去了智能效应。

  不少行业巨头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市场整合力量正进一步扩大。例如,苹果公司发布下一代IOS系统,增加了智能家居应用平台HomeKit。以此为接口,与第三方产品接驳,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集中管控。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苹果公司通过该智能家居应用统一了该行业部分标准。7月2日,微软高调加入ALLSeen联盟,该联盟由Linux基金会牵头,高通、LG电子、夏普等50余家科技巨头组建,欲为电子恒温器等智能家居设备制定统一行业标准。

  海尔U+,提供全球互联解决方案

  作为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海尔,既是ALLSeen联盟创始者之一、顶级会员,也加入苹果HomeKit平台唯一的中国厂商。一方面基于其在行业中的举足轻重的力量,另一方面海尔的U+智慧生活系统已实现了互联互通。这无疑为将来智能家居市场的全球统一解决方案铺平了道路。

  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是全球第一个智慧生活操作系统,是以U+智慧家庭互联平台、U+云服务平台以及U+大数据分析平台为技术支撑,运行在智慧家居核心管理设备,涵盖全套智慧生活解决方案。

  从标准、产品、平台到人,U+实现的是全行业的开放,通过开放的SDK、API,任意品牌的家居设备、服务都可以在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上运行。同时创客、极客及各种服务资源等也可以通过开放的系统标准接口,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和服务。与不同的云服务资源进行对接,最终提供给用户满足不同需求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

  无论是谁,行业标准最终均将走向统一化管控平台,让消费者享受更加智能化的生活,才是智能家居产品本应发挥的用途。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海尔U+,为智能家居全球提供互联解决方案”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0804/3181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