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机器换人”让西蓝花生产高质量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26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991
内容摘要:虽然已进入寒冬,但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东浦农场万亩西蓝花种植基地里,菜株竞绿,花菜泛青。连日来,种植大户朱国聪在菜园里娴熟

虽然已进入寒冬,但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东浦农场万亩西蓝花种植基地里,菜株竞绿,花菜泛青。连日来,种植大户朱国聪在菜园里娴熟地收割着西蓝花,收获着幸福与甜蜜。

“我种了将近800亩,眼前已经迎来丰收季,预估产量在400万斤左右,按1亩2000多元的利润,估摸收益有160多万元。”在测算过程中,朱国聪高兴地说。

但想起以前的苦日子,朱国聪直摇头。他介绍,以前没有实现农耕“机器换人”时,西蓝花种植土地的平整、灌溉沟渠的疏浚、营养药剂的喷洒,全部都要靠人工去完成,单单这笔费用,就占去了利润的六七成。“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人工费的提增,传统种植模式已经不能适用大规模种植需要了。”

为此,朱国聪敢为人先,带头把自己的家庭农场进行整体转型,并于2011年3月成立温岭市宏旺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在短短的几年工夫,就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同时,他还通过农业机械的租赁、承接等方式,为其他西蓝花种植大户提供服务,打出了一条西蓝花自产助产之路。

农业致富,产业基础链条是关键。而点亮这一致富梦,“机器换人”则是首功。走进朱国聪的西蓝花种植基地,这里的仓库间停摆着耕地机、无人机、收割机等一系列机械设备。在无人机面前,朱国聪介绍,这个机器带有视频功能,可以在日常西蓝花药剂喷洒过程中,清晰地看到田里西蓝花的长势情况。“有一些肉眼都不容易发现的,在这个镜头之下,都能看得清楚。”

同样在东浦农场,种了450亩西蓝花的种植大户陈永斌介绍,近年来,这一带兴起“机器换人”之风。“我也在思考如何减少人工费的问题,引进了一批农耕机械设备。这些设备既能在眼前西蓝花采摘过程中大有所为,也能在接下来春耕轮种时派上用场。”

为加快农业“机器换人”步伐,箬横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心工作,按照“立足大农业、提升大服务、促进大融合、发展大农机”的要求,积极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相关种植大户、农机经营大户、农机服务组织倾斜,引导广大农民购买农业机械。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该镇农机总动力拥有量为48021千瓦,拥有耕作机械动力314台,各类拖拉机256台,排灌机械动力450台,植保机械1057台,收获机械动力205台,收获后处理机械833台,环比2010年,总量大幅提增,相关种植大户的利润收益均增幅三成以上。该镇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十四五”期间,镇里还将加大“机器换人”工作力度,让更多的农民加入“机器换人”阵营,实现西蓝花农作物生产抱团高质量发展。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机器换人”让西蓝花生产高质量发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10126/7982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