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树下种菌菇 走上小康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10  来源:青海日报  浏览次数:8973
内容摘要:在常人看来,温室大棚才是人工培植菌菇最适宜的环境。但在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那里种植菌菇的方法却与众不同,当地农民并不是把

在常人看来,温室大棚才是人工培植菌菇最适宜的环境。但在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那里种植菌菇的方法却与众不同,当地农民并不是把鸡腿菇种植在温室大棚里,而是创新思路,大胆尝试,把小小的菌菇种在了树林里。

日前,在三合镇仲家村西边的树林里可以见到,近2.7公顷树林的空地上,一个个鸡腿菇种植穴已起垄成型,村民们有的撒石灰,有的撒营养包,有的撒菌种,一派忙碌的景象……

从青海省外聘请来的专家刘生贵正全程在旁指导村民种植,承包这片树林的三合镇湾子村党支部书记安存昌也跟在旁边学习种植鸡腿菇的技巧。农技人员刘生贵说:“这边的气候条件和内地有所区别,这里的冬天比较冷,但是夏天比较凉快。等外地没有销售的产品时这边的鸡腿菇刚好上市,所以这边种出来的鸡腿菇,价格也是相当可观的,可以填补市场的空白。”

据了解,种植鸡腿菇需要有充足的氧气,而这片小树林就是一个天然“氧吧”,土质疏松且肥沃。与温棚种植相比,林下种植也更能节省成本。在这种优越的地理气候下种出的鸡腿菇,每平方米的产量能比温棚种植要高出近20公斤。

三合镇湾子村党支部书记安存昌是带头在树林里种植鸡腿菇的其中一员,他边干活边说:“到目前为止,我们村民们已经种了20多天了,有些地方已经开始出菇了,当地老百姓的积极性也很高,按每亩地的毛收入来计算,这一片林地的鸡腿菇应该能有个3万多元的收入。”

看到种植鸡腿菇的广阔前景,周边不少村民也跃跃欲试,纷纷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空闲地里开始小规模试种姬菇、熊掌菇、鸡腿菇等菌菇,出菇情况十分可观。同时,三合镇湾子村、仲家村、寺台村、翻身村等7个村的种植合作社还统一成立了食用菌种植联合社——青海绿尚苑食用菌种植联合社,安存昌任理事长,目前已与相关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鸡腿菇上市后由协议企业按不同的品质收购。

“原来这边的经济作物以洋芋为主,收入不高,林下种植非常有特色,我们的农户在家门口、树林子里种一点,如果实验成功的话,这个产业将会逐步发展壮大。今年我们几个村干部先开始带头试种,销路也不愁,村民们马上就能过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日子啦!”安存昌说。

如今的试种只是三合镇探索林下经济的第一步。下一步,他们还计划带动更多村民种植林下食用菇,通过推广种植技术,做大食用菇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

今年以来,平安区着力在农业产业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利用产业扶持发展到户资金、互助资金、金融扶贫贷款及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因村、因乡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规模化养殖基地、富硒农产品加工等23个项目顺利实施,高原羊肚菌、油用牡丹、中藏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基地实现提质增效,富硒牦牛养殖基地、农产品保鲜库等大项目相继建设,全区8个乡镇形成各具特色的扶贫产业,成功打造“一乡一业”扶贫模式。

同时,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在三合镇集中安置区实施电商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鼓励搬迁用户开设网店,通过电子商务、农超对接等现代流通方式,有效整合该区各类富硒农产品资源,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实现苦荞、马铃薯等当地高原富硒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并带动该区旅游项目快速优质发展,持续增加农户收入,让农户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树下种菌菇 走上小康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200810/7800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