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林业种植 » 正文

浅析杏鲍菇栽培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30  浏览次数:8648
内容摘要:杏鲍菇是近年来栽培成功的食用菌新品种,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提高免疫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非常受消费者们的喜爱。杏鲍菇的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相对较高,

杏鲍菇是近年来栽培成功的食用菌新品种,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提高免疫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非常受消费者们的喜爱。杏鲍菇的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相对较高,栽培的农户也比较多。很多农户在栽培的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菌袋污染

菌袋污染会造成大部分菌袋污染的直接原因是灭菌不彻底。在适宜的水分、温度条件下,菌袋内没有被杀死的杂菌开始繁殖,开始星星点点地分布在菌袋上,后来扩展成片。

在拌料时培养料没有吸透水,料内有生心,尤其是木屑、玉米芯等质地较硬的培养料易发生这种情况。

在进行灭菌过程中没有排尽冷空气,灭菌锅中始终被冷空气占据一部分,导致热循环不良。

灭菌的时间不足,或在灭菌的过程中出现停火、灭菌锅内菌袋摆放过多过紧的情况,都会出现灭菌不彻底的问题。

二、杏鲍菇菌丝生长缓慢

如菌种活力弱可造成菌丝生长缓慢。一定要到规模较大、信誉良好的单位购买菌种。菌种适宜菌龄为30~40天,菌丝洁白、浓密、粗壮,表明生命力强。

如菌袋装料过紧或含水量过高(高于65%),菌袋内由于没有充足的氧气,抑制了菌丝的生长速度。

如发菌温度过低,如小于20℃,且通风不良或培养料的酸碱度不适宜(适宜的pH值为7左右),也会造成发菌缓慢。

三、杏鲍菇菌袋侧面出菇且多畸形

在灭菌过的程中,菌袋会相互挤压,圆形的菌袋变形,导致栽培料和菌袋之间产生空隙,为菌丝拧结提供空间。再加上低温、光照刺激和机械刺激(如倒袋等),使菌袋侧面的菌丝拧结形成原基,发育成子实体。

由于塑料袋的限制,这种菇全部为畸形。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对菇蕾进行捏压,使其停止生长,以免造成更多的营养浪费。

四、杏鲍菇子实体个小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没有进行疏菇蕾。原基分化后,在菌袋两侧长出很多菇蕾,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但由于营养和空间的限制,这些菇雷大部分都不能长成商品菇,所以一定要进行疏蕾,以免浪费营养。疏蕾的原则是在菇蕾刚形成的时候,选择位置好、菇形正、大小相近的菇蕾,每面可以留4~6个,子实体长至2厘米时,再进行一次优选,每面留2~4个。这样,便能保证较高的商品率了。

五、杏鲍菇菌丝旺长

在出菇时,菌丝突然旺长,菌袋两端、子实体上长满白色菌丝,子实体从菌盖中间开始隘缩,严重时子实体黄化死亡。这主要是由菇棚内温度突然升高所致。

在出菇阶段,菌丝、子实体都在生长,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生长达到动态平衡。决定这一平衡的是温度,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菌丝生长,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原基的分化。突然升温,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菌丝生长占了优势。

在营养、水分一定的情况下,供给菌丝生长的营养、水分多,供给子实体的营养、水分就少了,严重时子实体营养倒流,在外观上表现出子实体萎缩,甚至黄化死亡。应防止菇棚内突然升温。

以上就是栽培杏鲍菇的常见问题及分析,以上问题都会导致杏鲍菇的产量及品质降低,影响农户们的经济收益。栽培杏鲍菇的农户,注意以上问题,尽早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及时预防。

关于杏鲍菇栽培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青瓜网其他农业内容。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浅析杏鲍菇栽培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630/7287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