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于低迷行情中发现机会发展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1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586
内容摘要:作为重要工业原料和资源约束型产品的天然橡胶,是全球大宗商品贸易中非常活跃的品种,其产业链长,涉及行业众多。自2011年以来,

作为重要工业原料和资源约束型产品的天然橡胶,是全球大宗商品贸易中非常活跃的品种,其产业链长,涉及行业众多。自2011年以来,受供需关系以及各国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天胶行情步入了漫长低迷期。相应地,国内胶价波动剧烈,于成本线附近徘徊,产业链上中下游均不同程度受累,特别是上游的胶农和橡胶加工厂经营困难,胶园弃管弃割时有发生,产业基础受到较大影响。

天胶市场行情将向何处去,如何更好地运用风险管理工具,如何调整巩固天胶生产能力?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日前举办的第十六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天然橡胶分论坛上,来自国内外橡胶行业协会、加工企业、贸易商等产业界代表围绕上述热点话题展开了讨论。

市场仍将弱势运行

亮点不容错过

从全球来看,天胶供需基本平衡,但价格承压。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秘书长SalvatorePinizzotto分析认为:“市场在未来几年还将基本保持平衡,可能会出现一些供过于求的情况,但是供过于求不是很大。”考虑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全球经济增速,各国采购经理人指数趋于下行,以及中美经贸摩擦变数较大,未来市场面临很多挑战。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二部高级经理胡慧也支持这一判断,“全球天然橡胶现货市场供需关系处于长期弱平衡状态”,长期来看,供应和需求仍在持续增加,供需基本面决定了价格趋势;短期来看,供应还是受制于价格低迷的影响,供需矛盾本身并不是很突出。

在影响天胶市场运行的诸多因素中,我国橡胶工业的走势格外受关注。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天胶消费国、进口国,在过去近20年里,中国消费了全球四成的天胶产量,汽车工业的高歌猛进为此提供了强力支撑。随着汽车工业近年来增长放缓、轮胎出口变数增多,需求端收窄,库存增多,这些都对国内胶价构成压制。

尽管如此,多位产业界代表认为,市场还有机会,产业仍存潜力。

首先,传统的产业需求还在,且有增长空间。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文英表示:“虽然国内汽车销量在下滑,但是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世界第一,替换橡胶制品的需求维持了非常大的增长。”艾尔西汽车市场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志凌表示,有关部门近期提出要对新能源车取消限购,加上此前的支持“汽车下乡”等政策利好有望带来车市增长。上海诗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强判断,全球轮胎需求具有很强的刚性,尽管制造基地正在从中国向东南亚等地转移,但其年自然增长率还将保持在2%-3%的水平。上海乐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梅运桃则认为,即便产业外移,也会带动其他经济体的需求,这些需求逐步累积叠加,会在未来发生作用。

其次,新需求正在涌现,形成行业新的增长点。用于医疗防护以及居家生活的乳胶用品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年轻一代消费升级,他们更加注重防护。”李世强介绍,全球乳胶手套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长。青岛全美橡胶轮胎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沛提到,橡胶在建筑业中的应用值得研究。泰国天然橡胶协会主席ChaiyosSincharoenkul分享了泰国的做法:2018年起,泰国政府推出了“一村一公里”橡胶路面工程,在运动场修建、池塘底部防渗漏工程中鼓励使用橡胶。

在需求有基础、供应受抑制的情况下,基于天胶“20年一个大周期”的理论,产业界代表中支持近十年“熊市”行情正在筑底、已处于收尾期的判断不在少数。尽管不确定因素很多,但产业未来仍可期。

练好内功眼光放远助产业爬坡过坎

当前,我国天胶产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变。国内天胶生产成本“地板”持续抬高,国外的原料以及橡胶制品的贸易环境变数增大,这个困难时期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期,要变被动发展为创新驱动发展理念。

要树立客户服务理念,在品牌建设和科学管理方面下工夫。以轮胎为例,尽管不少国产轮胎在安全性上不差,但能跻身国际品牌与米其林、固特异等同台竞争的非常有限。徐文英认为,一些企业注重设备、工厂的投入,但忽略了人力成本的投资和差异化产品的竞争,建议企业“一定要从制造商转变为服务商”。SalvatorePinizzotto提出,客户不再仅仅满足于企业提供产品,还希望能给他们提供关于提高燃油效率、供应链信息定位、发展精准农业的系列解决方案。中化集团控股合盛农业集团中国区首席代表杨宇表示,中化近年来对天胶业务引入了供应链风险管理、精益管理、5S管理和杜邦安全体系等,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要依靠科技进步,致力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倍耐力轮胎有限公司采购总监UlrichAntoni表示,可持续性问题是当今橡胶行业的热点。发展替代性原料、解决产品终端管理和废弃物管理问题也是国际橡胶研究组织的重要课题。郑文荣认为,解决劳动力缺乏、资源和环境压力大等问题,关键在于加强科技支撑,要加快研发智能化割胶机械,开发容易机械化耕作的产胶途径和作物,采用现代科学工艺生产适销对路的9710标胶、无氨胶乳等橡胶原料。这些都是产业发展的“蓝海”。

要运用资本的力量,拓展经营空间。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国内橡胶企业“走出去”,开展全方位的经营与合作,这对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奇胜介绍,他们一方面“内稳外拓”,稳定岛内和国内的供给,同时沿着“一带一路”,拓展海外市场和海外的布局,另一方面“金融强工”,加强金融保障,加强科技支撑。上期所副总经理滕家伟介绍,国内天然橡胶生产和贸易等大中型企业已经成为天胶期货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今年5月27日天胶标准仓单上线后,海胶、云胶、夏隆国贸等橡胶产业链贸易商等企业都积极参与了交易。下一步,上期所将积极推动20号胶国际化进程,做好天胶标准仓单交易业务,丰富产业管理工具。此外,今年上期所扩大了天胶“保险+期货”试点,还支持海胶、云胶开展场外期权产业扶贫试点,为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服务。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于低迷行情中发现机会发展产业”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612/6575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