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乡村美食:让乡愁更有味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20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2530
内容摘要:民以食为天,当下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热点,乡村美食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最近,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推选发布的100个乡村美食之所
 
 民以食为天,当下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热点,乡村美食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最近,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推选发布的“100个乡村美食”之所以引发社会热议,是因为钩沉起了人们心底的乡愁和“老家味道”。

乡村美食将浸润在故乡空气、水和土壤中的食材,变成独具创意的味道,体现了民众的生活美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的不同,各地区、各民族的饮食特色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形成了许多风味,比如“南米北面”“南甜北咸东酸西辣”等等。各种食材、调料和烹调技法,恰当组合而千变万化,蔚成乡村美食大家庭的洋洋大观!从农家小院到街边小吃,乡村美食不分贵贱,只要你喜欢。

乡村美食是各地乡村民众千百年来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体现和实践结晶。它超越了单纯的饮食概念,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完成了由美食向地方文化印记的转身。例如河南胡辣汤和山西平遥牛肉,传承至今已逾千年,既是当地逢年过节家家必备的菜肴,也早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凝结着浓浓乡情的乡村美食,让城里游客从“心动”到“行动”。无论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流露出的自在和惬意,还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洋溢出的丰裕和富足,乡村美食中蕴藏的,是独具故乡味道的风和尘。著名作家汪曾祺在读及苏轼“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句时,曾忆起家乡的蒌蒿,并指其“一箸入口,三春难忘,清香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河水的气味”。

乡村美食为乡村振兴发展赋能。当我们说起乡村美食,其实说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乡村美食同那山、那水、那人一样成为乡村文化的代表,当乡村美食成为一种“文化景观”,就具备了从增加就业、促进发展、吸引资本等多方面为乡村发展赋能的功能;其自身也通过创新整合,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延续生命力的有效路径。如山西面食、沙县小吃等,都成立了地方行业协会,解决了数以万计农村劳动力就业。

乡村美食是一门艺术、一种品牌。那些在灶台、餐桌上传承久远的动人味道,是我们拥有的巨大宝藏,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等多个层面总结和传承。当更多的城里人开始对乡土文化心向往之,我们的“家乡味道”也将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豪感,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动乡村振兴朝着美好的明天坚实迈进。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乡村美食:让乡愁更有味道”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80920/5879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