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铜陵:以改革创新引领农业农村新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19  来源:铜陵日报  浏览次数:81980
内容摘要:春日的铜都大地,处处涌动着生机和活力。在江南,天门镇的姜农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铜陵八宝之一的白姜下姜阁,中国美丽田园凤
        春日的铜都大地,处处涌动着生机和活力。

在江南,天门镇的姜农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铜陵“八宝”之一的白姜下姜阁,“中国美丽田园”凤凰山牡丹花卉景观迎来旺盛的“牡丹季”。在江北,枞阳县黄公山白茶基地迎来了收获季,普济圩农场二分场内举办起万亩紫云英赏花会……

近年来,铜陵农业蓬勃发展,其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位居全省第一;农村建设成绩斐然,在建和已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92个,打造出了西联乡犁桥村、胥坝乡群心村、东联乡合兴村等一批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2016年,面对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低迷和严重洪涝灾害的影响,全市农业发展实现了“三稳三进”,即农业生产稳、农民增收稳、农村大局稳、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民生福祉进一步提升。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82.6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54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值达193.3亿元,枞阳媒鸭和铜陵白姜、铜陵凤丹一样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商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已经达到了950个。

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为“十三五”经济社会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成绩面前也要清醒地看到,农业仍是铜陵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一方面农业基础保障能力不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及配套的功能水平较低,抵抗大灾大害的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较弱,农村市场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农民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与此同时,铜陵农业的产业化带动能力还不强,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还不大,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还比较低,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科技化、市场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重农强农调子不能变、力度不能减。2017年春节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突出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并提出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从铜陵来看,区划调整后,铜陵农业农村地位显著变化,农村人口由26.4万增加到102.7万,耕地面积由50万亩增加到143万亩,林地面积由62.6万亩增加到121.6万亩,水面面积由26万亩增加到89万亩,农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新挑战。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改革创新引领农业农村新发展,进而稳住农业农村这个“基本盘”,对稳定全局发展至关重要,对实现“五个走在前列”、建设“六个新铜陵”的目标至关重要。

面对新形势、新趋势,市委市政府将“三农”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实现现代农业新发展,实施绿色增效、品牌建设、科技推广、主体培育、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2017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则明确,今年铜陵将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铜陵着力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引领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针对农业发展新动能不足问题,铜陵大力实施创新强农行动。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加快油用牡丹、白姜、白茶等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在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创新上,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积极引导农业物联网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农业科技支撑方面,积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在农业金融服务上,推进农村产权的抵押融资贷款工作,降低了“三农”融资担保门槛,加大了油用牡丹种植、水产养殖等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力度。

农业发展要坚持惠农、富农。铜陵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做好省、市级中心村建设的同时,打造出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版”和“升级版”,让美丽乡村成为城市的魅力板块。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同时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出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不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灾后水利水毁修复与薄弱环节的建设性治理,补齐水利建设“四块短板”。在农民增收方面,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同时在税收、工商登记注册、投融资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农民成为大众创业的生力军。铜陵还完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试点,让农村金融“活”起来、农民致富环境“好”起来。

要实现农业农村工作新发展,就要做到绿色生态可持续。铜陵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推进森林增长和绿化提升工程,建设“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的魅力新铜陵;重点开展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培育壮大林下经济,建立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林业复合经营模式。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加大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的推广力度,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在农产品质量方面,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建设一批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同时加强市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为农产品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今年铜陵还将推动普济圩农场农工商产业集团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继续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农村将继续迎来新发展。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铜陵:以改革创新引领农业农村新发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70419/5379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