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重庆:将“拳头”品种送进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31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2586
内容摘要:    今年夏末,重庆市武隆县桐梓镇官田村一位老农民给周娜打来电话,说她家辣椒秧生斑、尖烂了。接完电话后,周娜不顾雨后道
   

 

  今年夏末,重庆市武隆县桐梓镇官田村一位老农民给周娜打来电话,说她家辣椒秧生斑、尖烂了。接完电话后,周娜不顾雨后道路淤水泥泞、山高路远,带上杀虫灭菌药和叶面肥就上路了。半路上山石淤泥堵塞,汽车受阻,周娜几经周折搭了辆摩托车才进了村。急忙赶到菜地后,她先给那位农民讲解了品种选择和种植的技术要点,又手把手教农民洒药、施肥,同时还帮助邻近菜农解决了很多疑难。

  这位名叫周娜、只身进山村帮助菜农的热心人正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而像她一样进村入户教农民选种、种菜的科研人员还有很多。

  重庆市农科院于2006年成立以来,即选派100多名科研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科技精准扶贫。为将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辐射武陵山区,该院于2009年联合当地政府在武陵山区的武隆、石柱两县成立了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石柱辣椒研究所(以下并称高研所)。

  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种植品种单一导致了土传病害,高研所决定对蔬菜品种进行结构调整,由“三白(白菜、萝卜、甘蓝)”调扩为多品种、多样化,由单季菜拓展为四季菜。主推绿叶类、茄果类、豆类及辣椒等适应市场需求、适宜高山种植的品种。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8年来适应市场需求和山区气候土壤特点,坚持调整品种结构,选育、引进适宜不同海拔的新品种30余个,研究、示范10多项先进栽培技术,培训指导农民12000人次,帮助菜农平均每亩增收2000多元,使100个贫困村成为致富明星村,将协助武隆、石柱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先后脱贫。

  想要脱贫致富,就必须要有“拳头”品种,高研所的科研人员为了给农民提供适宜本山区种植的蔬菜品种,引入了番茄、辣椒、黄瓜、荷兰豆等适应性好、市场销量大的蔬菜品种,进行试验、筛选、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经过持续研究,高研所为当地农民送去了一批“拳头”品种,例如陶伟林与周娜选育出“秋实1号”扁球形甘蓝、“翠玉”油菜,张洪成、吕中华等分别选育出的“燕白”黄瓜、“艳椒”辣椒等。

  为了帮助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高研所的科研人员会同县乡干部带领农民步行10余里路,乘公交汽车到县城,转乘木船到涪陵,再转乘大船到市里,两天一夜后赶到重庆市蔬菜批发市场。让农民亲眼察看菜市场有多少品种、哪些品种价格高、销量大?使农民开扩了视野、掌握了行情、明确了种植品种的方向。菜农感慨地说:“真没想到,村里人看不上的喂猪菜,到省城竟能卖上高价钱。”

  高研所还帮助当地建设高山蔬菜实验室、工厂化无土水培育苗场及高山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科研基地100多亩、示范基地3万多亩,优化了蔬菜产业品种结构,形成了海拔800米~1200米以辣椒、豇豆、丝瓜、茄子为主,1200米~1500米以番茄、黄瓜、花菜、青葱、四季豆、西葫芦为主,1500米~1800米以油麦菜、瓢白、水白菜、菠菜、甜豆、荷兰豆、芫荽为主的蔬菜品种梯度布局。并推广到涪陵、丰都、彭水等周边县高山蔬菜基地,推广面积达20余万亩。

  武隆县农委副主任、县蔬菜办主任樊国昌深有感触地说:“凡是按农科院专家的技术种菜的农民都挣着钱了。在高研所做科研推广工作多、对农民贡献大的是被评为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的陶伟林。我们欢迎这样的专家,农民最需要这样的专家。”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重庆:将“拳头”品种送进山”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61031/5245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