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规模种植收成好 召唤他们“回家”致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25  来源:农视网  浏览次数:82281
内容摘要:云阳县故陵镇桥亭村,耕地面积1050亩,土地面积少,且大多数为红砂土,并不适合种庄稼。种椪柑以前,村里好多家一家人年收入1万块
 云阳县故陵镇桥亭村,耕地面积1050亩,土地面积少,且大多数为红砂土,并不适合种庄稼。

“种椪柑以前,村里好多家一家人年收入1万块钱都没得,现在不少农户种椪柑加打渔等,年收入有10万余元。”村支书何万年告诉笔者。
                    

石功英家:摩托车—三轮车—汽车

“1995年,为了卖果子方便,家里凑钱买了辆摩托车。”石功英告诉笔者。她家是桥亭村最早种植椪柑的果农,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坚持,现在已经是村里最大的椪柑种植户。

那时候,能有辆摩托车让石功英一家心满意足。“那时候椪柑还不出名,收入一般。”石功英说。

2010年的时候,石功英家买了三轮车,这比摩托车的运输量可要大得多了。

2014年8月28日,全国第三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在北京召开,“故陵椪柑”农产品地理标志顺利通过评审,成为继“云阳红橙”后的云阳县第二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椪柑每斤价格由原来的1.5元涨到3元”,2014年,石功英购入了小汽车,“我现在总共种有150多亩的椪柑。”

郭万福家:旧瓦房—新楼房

“这是我去年建的仓库,椪柑摘下来就放在这里集中销售。”郭万福指着路边独立的砖房说。

沿着公路再往前走几百米,右边一栋崭新的一楼一底加院子的住宅呈现在眼前,这就是郭万福的新家。

2008年,郭万福将自家全部的土地拿来种椪柑。目前他家已经有500棵椪柑树,每年大约能收2万斤椪柑。

“修新房花了18万元,我们今年2月入住,条件比以前的旧瓦房好多了。”郭万福满脸笑意。

“现在家里有负债吗?”“还好,种椪柑收入好,大伙儿的经济条件都变好了。”笔者与郭万福一问一答。

向云奎家:在外打工—返乡创业

“我们两口子原本在广州水泥厂打工 。”向云奎告诉笔者。

故陵椪柑名声越传越响,连在工厂的工友都向向云奎打听椪柑。

去年回家过年,向云奎切切实实感受到村里的新变化,不少人建起了新房子,换了新家具。

“我们在外打工有18年了,但我们岁数大了就没着落,从长远来说,还不如回村里种椪柑。”向云奎心里一权衡,和妻子商量着回乡创业。

与他们情况相似的还有不少村民:石功英的女儿石玉芳前年从西安工业学院毕业后,在外打工,后来也受到家乡椪柑“召唤”,回到家里学习种植椪柑。

目前,整个桥亭村椪柑种植户300余户,种植面积达1200亩,年产量240万斤。故陵镇正准备对桥亭村斑竹园至苍竹沟13.5公里村级泥结路进行硬化,到时候椪柑运输和村民出行就更方便了。

“我们还准备开展网上销售,寻找更方便快捷的销售渠道,把产业做大做强,大伙儿共同致富。”村支书何万年说。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郝祖镇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规模种植收成好 召唤他们“回家”致富”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50425/3446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