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农林院校教师望而兴叹 免学费难引大学生从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09  浏览次数:81264
内容摘要:为吸引和培养农业人才,浙江从2006年起,每年出资对本省籍学生就读高校种养类涉农专业实施免学费政策。但浙江省农业厅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2011年至2013年期间,在享受该政策的6943名毕业生中,仅有2485人留农,比例不及四成。免学费难引大学生从农,面对人

  为吸引和培养农业人才,浙江从2006年起,每年出资对本省籍学生就读高校种养类涉农专业实施免学费政策。但浙江省农业厅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2011年至2013年期间,在享受该政策的6943名毕业生中,仅有2485人“留农”,比例不及四成。免学费难引大学生从农,面对人才流失,许多农林院校教师望而兴叹。

  缺精英一直是现代农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忧患之一,而作为专业人才“摇篮”的农林院校,近年来也屡遭生源危机。免学费政策的出台,目的正是为了破解这一困境,然而这些毕业生似乎“并不买账”。调研人员认为,这主要与农业企业就业吸引力不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补充慢,以及学校专业设置与就业需求匹配有差距等三大因素有关。

  数据显示,在2485名涉农领域就业的毕业生中,有85%选择到企业就业。这类工作大多属于农业生产、养殖和营销一线,工作环境差、技术含量低、劳动时间长,且工资待遇低、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内在吸引力,即使毕业生初次就业在农业领域,此后跳槽现象也会频发。

  相对企业而言,作为事业单位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由于有体制保障,对毕业生仍具有相当“诱惑力”。但调查发现,这些岗位一般由县级人事部门统一公开招考,补充速度慢,在专业设置上较偏重公共专业,且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门槛”让许多毕业生望而却步。

  另外调研人员也发现,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浙江对农产品加工开发和营销、观光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专业毕业生需求逐年加大。但浙江目前的状况却是,绝大部分专业仍集中在农业技术、园艺、畜牧兽医、花卉水果、茶叶等种植、养殖专业,专业设置与就业需求上存在差距。

  如何吸引农学专业学生从农?调研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出台鼓励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就业创业的政策,特别是对到欠发达地区就业的大学生,要加大资金补助力度,使农业成为“体面的工作”;针对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可采取单招单考、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等方式;另外,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十分关键,涉农院校应主动与农业部门、企业对接,根据生产实际合理设置专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探索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林院校教师望而兴叹 免学费难引大学生从农”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40909/3205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