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合作资讯 » 正文

江苏蔡敖粉:让合作社“红香芋”品牌名扬天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18  浏览次数:82096
内容摘要:金坛市,地处江苏省南部,为宁、沪、杭三角地带之中枢。全市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饶。金坛盛产红香芋、优质大米、茶叶、绒蟹等特色农副产品。 红香芋,俗称芋头芋艿,红香天南星科,又叫魁芋、原为野生芋,是经过野生芋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一个

  金坛市,地处江苏省南部,为宁、沪、杭三角地带之中枢。全市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饶。金坛盛产红香芋、优质大米、茶叶、绒蟹等特色农副产品。

  红香芋,俗称“芋头”“芋艿”,红香天南星科,又叫魁芋、原为野生芋,是经过野生芋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一个优良品种,在金坛市建昌镇种植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建昌“红香芋”,在当地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受环境小气候的影响,逐渐形成集色、香、味于一体的地方名特优产品。红香芋又是天然的绿色食品,营养价值很高,既可当粮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补品,秋补素食一宝。还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钾、镁、钠、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皂角等18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医学认为:芋头性甘、辛、平,入肠胃。具有益胃、宽肠、通便散结、补中益肝肾、添精益髓等功效。同时红香芋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曰:芋“宽肠胃,消痢疾,补脾胃”,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有一定的功效,是现代人们理想的保健食品和长寿食品。

  42008年,原为金坛市建昌镇水利站领导的蔡敖粉正式退休。那年,他的两个儿子经营着太阳能企业,家底殷实,退休后的他完全可以安享晚年。蔡敖粉回到家后,看到村里一些农民段段续续的种植家乡具有400多年历史的特产“红香芋”没有致富,他再也按捺不住了。他觉得应该把大家集中组织起来,以合作社的名义集体往外‘打’,这样就能抱团形成一个‘拳头’,用‘拳头’来打响红香芋的品牌”,带动当地农民致富。从那时,蔡敖粉人生晚年的生活开始与“红香芋”紧密地连在了一起。当年,在政府各级部门的支持下,经过民主协商,以蔡敖粉一位退休干部为领头人的金坛昌玉红香芋专业合作社正式挂牌。合作社的宗旨是“合作发展,共同富裕”,通过合作社上下几年的努力,合作社从成立之初的21个大户,138亩的种植面积发展到目前的286户,4000余亩种植基地后辐射种植区。

  金坛昌玉红香芋专业合作社刚成立,理事长蔡敖粉发现自已家乡的红香芋虽然种植历史悠久,但传统的种植模式产量低,品质差,导致种植效益低下。为此,蔡敖粉下决心要创新栽培模式,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蔡敖粉首先选择与国内有关大专业院、科研院所进行紧密合作,在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中研发了“土壤健康绿色施肥技术”,并且在蔡甲村示范方红香芋基地开展了试验和推广应用研究。同当地以往的习惯施肥相比,农民平均每亩减少化肥投入30%,产量却增加30%以上,病芋控制在6%以下,亩均增效2000元以上,这一成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好评。为了进一步提高红香芋品质,蔡敖芬又主动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开发了组培“脱毒”芋苗,改良了红香芋品种。此外,在多年的栽培试验中,蔡敖粉又摸索出一套保温育苗、提前种植、提前上市的种植模式。现在的建昌红香芋3月初种植,8月上旬上市,比传统栽培提前一个月,季节差让红香芋成为了市场的抢手货,也卖出了好价钱。合作社还为60多户少数民族家庭和残疾人家庭实行“三优一提”扶持政策:优先提供技术、优先提供小额贷款担保、优质提供上门服务和适度提高收购价格。从广西嫁到直溪镇的毛南族妇女覃梅芬也尝到了种植红香芋的甜头,以前她只会种水稻,根本不敢碰芋头的事,蔡敖粉就带着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劝说她改种红香芋,还“逼”着她种了6亩,并安排了有经验的社员手把手地教她,别人播种她也跟着播种,别人施肥她也跟着施肥,等到收获时,她家每亩地的收入竟比原来翻了3倍,他们一家也从原来的茅草屋搬进了自家新砌的楼房。

  在市场利好行情的刺激下,合作社在下蔡、井庄、蔡庄等村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扩大种植面积,使种植面积比过往翻了一番。蔡敖粉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今后的几年内,合作社还将以年均增五百亩的速度扩大种植面积。

  红香芋是典型的低脂、高碳、高蛋白滋补健康佳品。早期的红香芋因为没有商标,不注重包装、不成规模,个别商家以次充好,更有外地冒牌货源冲击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昌红香芋的声誉。蔡敖粉成立合作社后,首先注册了“健昌牌”红香芋这一自主品牌,其次从包装设计到产品按级分装,都有了全新的改进。为进一步拓展市场,蔡敖粉还多次组织在江苏省农博会、上海展会以及国内农产品展销会上展示建昌红香芋,提高红香芋的市场知名度。他还在全市和常州、无锡等地设立红香芋销售网点,销售网逐步拓宽到了江苏各地。与此同时,蔡敖粉还加大媒体宣传,创新销售模式。他分别通过金坛电视台、常州电视台、省电视台以及中央7套农业节目《每日农经》,成功将建昌红香芋宣传推广到全国。同时利用“淘宝品质团购网”等网络销售模式,在网上成功地将“红香芋”销往全国。为了进一步提高红香芋的知名度,蔡敖粉还专门签约“江南美猴王”崔龙海,作为建昌红香芋的代言人。请名人作为农产品品牌代言人,不仅在常州首开先河,在长三角地区也不多见。合作社通过崔龙海的品牌代言和2011年通过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的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拓展了销售渠道,加大团购力度,团购数量直线上升。

  2011年,蔡敖粉又多方筹资100多万元,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红香芋服务中心,集红香芋购销、仓储、冷藏、培训、展厅和办公于一体,为红香芋走向市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

  和如今,昌玉红香芋专业合作社上上下下齐心协力,让建昌昌玉红香芋合作社的红香芋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合作社成为信用合同AAA级企业。2009年昌玉红香芋专业合作社获得了江苏省首批“江苏省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和“江苏省名特优农产品”称号,2011年国家地理标志“建昌红香芋”也顺利通过了国家商标总局的注册。建昌红香芋还曾先后5次获得江苏省农业博览会“消费者最满意产品”奖,连续被认定为常州市名牌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打响了品牌,打通了国内外的销售渠道,红香芋销得俏,身价也水涨船高,芋农们的腰包也随之鼓了起来,干得自然也越来越带劲。63岁的合作社社员。建昌村村民潘网根说,这几年他们还要再多种点芋头,因为合作社要得越来越多,现在种植的红香芋质量比过去高很多,稍大的一枝都有一、两斤。

  红香芋中的母芋,一直被当地农户直接当成饲料或丢弃,造成极大的浪费。蔡敖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和农民算了一笔账,按照每亩800公斤母芋计算,全镇4000亩红香芋就有320万斤的母芋,如果每公斤卖2元,农民就可以增收640万,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变废为宝,深度加工,生产红香芋方便系列食品成了蔡敖粉几年来一直思索和下决心要做的事。蔡敖粉又跑到南京和扬州,分别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和扬州大学的专家来对母芋进行科学营养元素分析鉴定,以便解决其涩嘴的问题,最终,专家们通过先期加工的芋粉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时,他还在全国各地了解香芋及其同类杂粮深加工的产品,从方便食品到饮料,从固体甜食到健康食品,了解到芋头的深加工潜力和发展方向。通过考察和深思熟虑,蔡敖粉决定拟推行红香芋资源的深度利用,计划3年投入500万元,与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系合作,兴建红香芋加工企业,一期投入200万元引进首条红香芋加工生产线。投产后的企业将集产品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融芋种繁育、种植指导、订单收购、深度加工、营销为一身。先期企业将具备年产600吨芋粉及方便食品的生产能力,年创产值可达千万元左右。目前,产品的开发及加工生产设备正在运作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年近七旬的蔡敖粉还在为他的红香芋美好蓝图憧憬着、奋斗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级农业、科技部门和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关心下,蔡敖粉和他的合作社将会强化合作社在种植户和市场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最大效益地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在形成产、供、销、服一体化,农、工、科、贸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增长点,金坛昌玉红香芋专业合作社将为江苏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竺宝林,汤和平)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江苏蔡敖粉:让合作社“红香芋”品牌名扬天下”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1118/2816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