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 正文

崇明一年少喷农药70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19  浏览次数:81234
内容摘要:崇明一年少喷农药70吨,农业资讯, 深圳蔬菜综合均价四周持续上涨

  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农药包装回收员是崇明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这批回收员近期似乎开始集体“偷懒”。今年,全县回收的农药瓶和农药袋比去年同期少了约四成和两成。其实,农药包装回收量的骤减,并非回收体系出了问题,而是源头农药用量减少了,这得益于“绿肥”的播种。记者日前从崇明县获悉,崇明生态岛建设第二轮行动计划出炉,今年至2015年,将累计播种66万亩绿肥,相当于崇明岛面积的三成,取代化肥、农药来改善土壤质量。

  没有种植绿肥前,土地都用来种小麦,但每年一到“芒种”时节农民就会犯愁:由于麦多人少,该种水稻的时候,地里的麦子还没收完。崇明县农委副主任邹锦忠告诉记者,水稻迟一天栽种,农民相应的收益就要减一成。不仅如此,焚烧收割剩下的秸秆会污染大气、破坏土壤结构,寄生在小麦上的灰飞虱还会侵害后续栽种的水稻。面对这个棘手的“连环套”,始终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崇明县领导表示,崇明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工程已进入关键期,打开农民的“芒种”心结,既不能盲目遏制小麦的种植影响粮食产量,也不能靠化肥、农药“穷追猛打”牺牲土地,必须找到一个可持续的解决办法。县里的农业技术专家通过多方走访,最终决定回归传统,出台扶持绿肥的政策,每年10月至11月调整农业结构,减少小麦的播种面积,用蚕豆、紫云英和草头替代,次年4月中下旬翻压入田进行腐解。6月中旬,水稻就能在此基础上栽种,栽种时间比先小麦后水稻提前一周,需要焚烧的秸秆和虫害也相应减少,可谓一举三得。

  绿肥虽好,但如果种植收益不及小麦,农民就难有积极性。长清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生昌给记者算了笔账,按2.24元/公斤的最低收购价,种植一亩小麦产值约627.2元,去掉成本净收入375.52元;种植一亩绿肥虽然没有产值,但可享受政府补贴的330元,扣除成本净收入250元。如此算来,同样的种植面积,绿肥的净收入还不到小麦的七成,然而崇明全县今年绿肥种植面积已达到23.16万亩,比上年还增加了13.5万亩。

  绿肥亏钱,为何反而种得多?“你看,是黑色的。”张生昌指着稻田泥土的颜色道出了原因:绿肥腐解增强了土地肥力,长出来的稻子做饭又香又糯,卖得好。而往年要花成本买化肥、雇人施肥,施肥后泥土颜色发灰,时间长土质发硬还翻不动。崇明县农委的调查显示,施加绿肥后栽种的水稻要比收割完小麦后栽种的水稻每亩少用尿素58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农药0.3公斤,以目前全县23.16万亩施加绿肥的水稻计,一年就少施了1.92万吨化肥和69.5吨农药,让土壤回归了绿色。张生昌坦言:目前虽然赚得少一点,但土地的质量保持住了,才能长久获得收益。

  绿肥仅仅是崇明建设生态岛计划的一小部分。据悉,崇明生态岛建设第二轮行动将继续围绕“水土林”重点,总投资270亿元,实施建设项目133个。其中,林业项目将使全县新增林地2.85万亩,到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4%。同时,崇明岛东风西沙水库和岛域原水一期工程已经开工,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岛上居民饮用水的安全问题。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崇明一年少喷农药70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819/2481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