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动态 » 分析预测 » 正文

早籼稻价格被托起 市场却遭到“封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16  浏览次数:81285
内容摘要: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早籼稻市场是由政策所主导,而缺少了多元化主体参与收购的竞争,今年的早籼稻市场价格上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市场将失去很多购销机会。 进入7月,又到了早籼稻收购季节,江西、湖南一片丰收景象。但一只无形的手堵住了稻谷正常流通的渠道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的早籼稻市场是由政策所主导,而缺少了多元化主体参与收购的竞争,今年的早籼稻市场价格上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市场将失去很多购销机会。

早籼稻价格被托起 市场却遭到“封杀”

  进入7月,又到了早籼稻收购季节,江西湖南一片丰收景象。但一只“无形的手”堵住了稻谷正常流通的渠道,“托”起了价格,却“封杀”了市场。

  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联合下发了今年的早籼稻最低价收购预案,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为每市斤1.32元,而当前江西、湖南等地2012年产早籼稻收购价格仅为1.25元/斤。由于南方地区定期进行的国储早籼稻竞价销售成交率仍偏低,目前早籼稻市场库存依然充足。

  在早籼稻市场需求低迷的大环境下,面对丰收增产、库存充足以及收储价较高等因素,今年承担早籼稻收储任务的企业不仅可以收购到大量粮食,同时所购得的粮食短期内也难以售出,再加上以前的库存,早籼稻市场将出现“只进不出”的现象。

  “国家收储价高,市场价低,为了稳定价格,增加农民种粮收入,今年早籼稻最低价收购预案肯定可以启动。”江西、湖南等地不少稻米贸易商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据介绍,收购早籼稻的资金是由政策性银行贷给承担收储任务的企业,同时由国家支付承储企业的收购费用、仓储费用、出库费用和收购资金利息。对于收储企业而言,只要国家不提出出库要求,自然是稻谷存放的时间越长越好。这就使得许多企业争相承担收储任务,而那些没有获得收购资格的粮库、贸易商与大米加工厂也只有观望的份儿。“这就注定了今年的早籼稻市场是由政策所主导,而缺少了多元化主体参与收购的竞争,今年的早籼稻市场价格上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市场将失去很多购销机会。”湖南某早籼稻贸易商表示。

  “今年我们只做托市收购,不做贸易收购,更不会去做早籼稻期货仓单收购。”江西某获取托市收购资格的企业表示,在江西、湖南等地,大部分有托市收购资格的企业均做好了收购准备,估计在7月16日将全面启动收购工作。

  受廉价进口大米、走私大米的冲击,加上前期出现的“铬超标大米”事件对居民消费心理的负面影响,国家高价收储的早籼稻在后期实现顺价销售的可能性不大,收储的最低价早籼稻将在很长时间被放在仓库里,“只进不出”的现象会越来越多。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早籼稻价格被托起 市场却遭到“封杀””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716/2214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