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寒地黑土绘新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02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81569
内容摘要:初春的黑龙江,春寒料峭,万物复萌,黑土地上开始蕴育新一轮的生机。3月26日,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稻香村水稻专业种植合

初春的黑龙江,春寒料峭,万物复萌,黑土地上开始蕴育新一轮的生机。

3月26日,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稻香村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种植基地内,社员们忙得热火朝天。做床、摆盘、下种一气呵成。合作社理事长丁会利介绍,今年合作社流转了1200亩土地,还与120多户农民建立合作。种植基地的土壤都是原生态土质,不用增施任何化学肥料,水稻品质实现了最佳。

绥化地处世界珍稀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和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奶源带和优质大豆生产带。耕地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是黄土层的10倍,农药残留量是全国平均的1/10,可谓寸土寸金。如何让这寸土寸金的寒地黑土“长”出效益,记者在备春耕时节走进绥化,处处感受着寒地黑土的勃勃生机与变化。

“三减

”减出高品质

在海伦市东兴现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理事长刘春生正和社员们开会。

“我刚从市场回来,这几天我看除了种子和柴油价格比较平稳外,化肥和农药都涨价了。”

“涨多少啊?”其他社员紧张得不得了,因为这关系到成本。

“化肥整体上涨幅度200元/吨左右,国产尿素价格2200元/吨左右,国产磷酸二铵2950元/吨左右,复合肥2400元/吨左右。”

刘春生对社员们的反应有些不以为然,他心里有底。

“去年,我们合作社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施用量比2017年下降了40%左右,今年我们还要降。”

刘春生思考了一下说:“今年我们将开展航化作业,喷施农药雾化好、吸收好,可以大大提高农药利用率,还可以省药、省时、省水。通过这些方法,农药的施用量还可以降低20%左右。”

但有些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把式还是有些担心,害怕产量降了。

“这个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刘春生算了一下,去年每亩地增加了40%的有机肥施用量,大豆的产量一点没有降,反而每亩地产量涨了30斤。而更大的好处是产品质量上来了,地力也肥了。

北林区兴和朝鲜族乡保田农业种植合作社是北林区“三减”科技试验示范园区之一,园区实行稻田养鸭、水稻测深施肥、生物防虫、一喷三省等技术。理事长王希文介绍:“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以使水稻达到真正的无公害标准,对于农民来说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又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几年来我们合作社共计落实‘三减’2.2万亩,节约成本约11万元。”

“合作社参加了两次‘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我们的产品在南方名气挺大。”王希文说。

因为品质好,合作社的大米卖出了好价格。

“我们的米差不多都能卖到20元一斤。但即便这样,在南方城市还是供不应求。”王希文说。

据绥化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绥化市今年将推广农业“三减”技术,肥料减量5%-15%,节约农药15%,节约除草剂10%-20%。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3-5个百分点。推广耕地有机质提升技术,提高项目区耕地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施用量5%-10%。全市“三减”面积达到950万亩。

三产融合融出高效益

2月2日,青冈县玉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被评为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该示范园以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为核心,内设七个功能区。

龙凤玉米公司党委书记郑建波说,龙凤公司通过“企业+农户”“企业+基地”“企业+合作社”的形式,采取订单农业、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经营方式,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带动基地种植面积100万亩,带动农户5万户。

在龙凤的带动下,青冈县玉米产业已经辐射全县15个乡镇。

青冈县发改局副局长刘淦介绍,示范园形成了从玉米淀粉生产到麦芽糖、麦芽糊精、玉米油、饲料加工的全产业发展链条。同时在配套服务上,依托园区内的黑龙江源发粮食物流有限公司、黑龙江黑土地物流有限公司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料和配套产品供应。示范园初步构建了集玉米种植、综合加工、配套服务的玉米产业融合发展。

记者在庆安东禾集团厂区内看到,水稻加工车间正开足马力生产。

“我们有自己的专业种植合作社,可以自己加工,销售。通过‘五谷杂粮下江南’,我们在上海、杭州等地建立了3个中转仓,40余个直营店,每个月都会向南方发送大米。”东禾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庆安东禾集团董事长杨晓萍说。

“五谷杂粮下江南”活动开展以来,共建设旗舰店、体验店、特许店、连锁店、直营店300多家,中转仓40多家,入驻电商平台30多家,入驻超市、门店1200多家,入驻市场160多个。

绥化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绥化市以国家“百县千乡万村”产业融合示范工程为引带,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围绕“互联网+农业”、品牌带动提升、合作社产业升级、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农业内部融合、农业功能拓展、加工园区前伸后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融合模式,发展全产业链经营。引导支持龙头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构建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组织形式,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供给侧改革为春耕定锚

在青冈县昌盛乡沃土丰达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仲维华正在核对农户的土地流转金。

“今年我们合作社流转了5万亩耕地,大部分都是签了订单。”仲维华所说的订单是和青冈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的。

“为了让农户能得到更多的收益,我们和龙凤签的是延期点价订单。”

这是一种新出现的交易方式,仲维华解释说,我们先把玉米交由龙凤储存,在交货当时不规定价格,然后我们根据商品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在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再和龙凤定价收钱。

有了这把“尚方宝剑”,合作社的社员们算是吃了“定心丸”。

在订单农业方面,定制化农业在绥化更受青睐。

明水县农民于秀伟2015年在淘宝网上注册网店,专卖自家村里生产的小米、黑豆等农产品,2016年,他在继续经营农特产品的基础上别出心裁,把自家园子分成小块标价“卖”出去,地上所产农产品按客户需要加工,然后通过网络渠道派送到客户手中,一年赚了一万多元。明水县放大于秀伟做法,形成了“我在明水有亩田”大型私人定制活动,将面朝黑土背朝天的粗放型农民培养成职业化农夫,与外地客商签订定制种植单。

外地人的定制谁来打理?广东省中山市周女士在庆安县东禾集团私人定制了一块“园田地”。定制后,在整地、施肥、除草、防病、灭虫等环节都是由专业的农夫帮忙完成,而且严格遵照“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杜绝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制品。土壤检测、种子安全、肥料投放、种植技术指导……同时还充分利用全县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溯源和产地认证、三品认证、农资监管、质量检测数据的无缝对接,园主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看到园里的一切。

2018年,庆安县东禾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定制面积达到5000亩,产值近亿元。

“今年,我们的私人定制面积达到6000亩。”联合社理事长、庆安东禾集团董事长杨晓萍说。

绥化在2018年春耕定制正式启动后,这种“定农还工、定粗还精”的全新定制模式受到了广大定制者的青睐。在“五谷杂粮下江南”产销对接会上共签约企业45家,定制总金额3054万元,“园田地”有机化定制347万元,全口径共定制20.25万亩,其中基地直采直供16.2万亩。私人定制的成功签约,持续放大“下江南”效果,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推脱贫攻坚和农企竞争力提升的新引擎,实现了绿色健康农产品走出县门、跨出省门、走向全国。

2018年,绥化全市通过定制活动实现农产品销售额达24.9亿元,其中:开展私人定制1.7万亩,销售金额达1.8亿元;通过集团定制、订单农业销售农产品62.8万吨,销售额达23.1亿元。

据绥化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2018年,绥化市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基地、闯市场,大宗作物订单达到30%,蔬菜订单达到65%,今年这个比例还会继续提高。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寒地黑土绘新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90402/6485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