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农民收入翻番:“打”出的万元村――运城市盐湖区乔阳村靠打饼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9-09  浏览次数:81579
内容摘要:农民收入翻番:“打”出的万元村――运城市盐湖区乔阳村靠打饼子走上致富路记事

  800多劳动力在外地打饼子,年收入2000余万元;“留守部队”在家种枣树,亩均收益上万元……8月22日,当记者来到乔阳村时,映入眼帘的是高大挺拔的村口牌楼,清香四溢的村中花园,宽敞雄伟的文化舞台,绿树掩映的欧式民居和小洋楼前停放的奥迪、奔驰……这一切,构成了运城市盐湖区乔阳村秋日里一道道独特的风景。据介绍,乔阳村是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单位,2009年被盐湖区委、区政府授予全区首批“人均收入超万元村”。

  “我们这个人均收入超万元村是‘打’出来的。”现年57岁的乔阳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王伟抱语出惊人。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渐渐领悟到乔阳村村民增收致富的真谛。

  要鼓口袋先富脑袋,解放思想让村民如沐甘霖

  乔阳村2300口人,5400余亩耕地,过去的生产方式是“上打枣下种田,棉花卖了买油盐,粮食仅够吃一年。”村民年人均收入仅有1000余元,集体经济更是负债累累。

  “再不能这样下去了!”1997年,乔阳村几名老党员用一封“母亲病危”的电报把在外打饼子的王伟抱“骗”回村,将他选举为村委主任,2000年又选举他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

  上任后,王伟抱先从改变群众的增收理念和增强致富本领上抓起。在他的张罗下,村里建起了图书室,订阅各种报刊10余份,利用农闲时节和雨雪天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华西村、西沟村和日本的经验发展“一村一品”。同时,组织大家外出参观,到山东寿光、本省临猗县庙上乡学习人家发展设施蔬菜和梨枣产业的做法,然后经过充分酝酿讨论,根据该村村民多有打饼子的手艺和村里拥有“相枣”这一历史名产的优势,确定了“立足乔阳人人唱枣戏,瞄准市场户户发饼财”的经济发展思路,并积极组织实施。

  打饼子、种枣树,走上“一村一品”增收路

  乔阳村村民过去思想守旧,外出务工人员很少。针对这种状况,王伟抱和“两委”一班人实施了“赶鸭子上架”战略。首先,召开“致富门路研讨会”,让该村外出打饼子致富的“活教材”王公社介绍自己“身背火鏊走西安,一年赚了数十万”的致富经验,引导大家转变“打死不离家”的思想观念;其次,开展“致富路上传帮带”活动,让在外打饼子成功的村民引领没有出过远门的村民逐步走出去,共同发打饼子财。为了让村民出得去、留得住、挣下钱,王伟抱给全村外出打饼子的人当起了“后勤部长”,不仅帮助留守人员耕种土地,还多次以自己的名义到信用社贷款,扶持赵长发、史林、王创院等人走上了打饼子致富的道路。目前,乔阳村共有800余人在全国各大城市从事打饼子的营生,仅此一项年纯收入2000余万元。

  强劳动力大都外出打饼子,“留守”在村里的老人和妇女挑起了发展相枣的担子。乔阳村的相枣古时曾是给朝廷的贡品,但秋季遇雨开裂霉烂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过去村民对种植相枣信心不足,以致面积逐年萎缩。2008年以来,王伟抱大力支持村民阎奉学牵头组织的课题组刻苦攻关,终于研发出“相枣一号”新品种,有效地解决了相枣遇雨裂果的问题,使相枣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余亩,亩均效益上万元,成为促进村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走出家园进花园,村民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村民手里有了钱后,不但在家乡盖起了一栋栋高大气派的楼房,逢年过节时纷纷开着崭新的小轿车回村看望家人,还积极反哺农业、投资村里的公益事业。据了解,仅2008年以来,全村就采取股份制的办法新打深井10多眼,修渠万余米,使全村的深井达到31眼,渠道增加到2.8万余米,全部耕地实现了水浇化。同时,新增大型收割机3台、播种机4台、小型拖拉机300多台,田间作业全部实现了机械化。

  乔阳村过去巷道狭窄泥泞遍地,村民出行不便;公共场所无人管理,垃圾乱堆污水横流,村民对此颇有微词。新农村建设中,该村先后硬化了全村1万余米的巷道,并修通了乔阳村到周边的寨头、南村、申村3条出村道路,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实施城乡一体化改水工程,建水塔两座,铺设输水管道1万余米,让全村650户人家户户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建教学楼一座,配套建设餐厅一个,解决了学校师生用餐不便的困难;建舞台一座,硬化文体活动广场2500余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10多件,开设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为村民开展健身活动提供了便利;建老年活动中心一处、村中花园一个、巷口小景观7个,让村民走出家园进花园,心情舒畅乐陶然。每到周三和周日晚上,以村民王惠明、岳转院、赵振东等人牵头组织的村文艺宣传队义务为村民奉献“文艺大餐”,逢年过节更是热闹非凡,村民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王伟抱告诉记者,眼下,他正在积极同中粮贸公司联系,引进技术和资金,充分利用该村作为舜帝陵后花园的地理位置优势,建设生态观光农业园区,让乔阳村变得更美。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农民收入翻番:“打”出的万元村――运城市盐湖区乔阳村靠打饼子”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909/1463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村民 饼子 盐湖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