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农致富 » 致富资讯 » 正文

让农民在保护生态中致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11  浏览次数:81071
内容摘要:让农民在保护生态中致富

  近日,记者走进贵州省榕江县城附近一片果园里,黄澄澄的枇杷和熟透的杨梅挂满枝头 。

  “这片果园有果树300亩,今年已有部分果树挂果,估计收入30万元。”正忙着带领工人采摘枇杷的主人罗绍华笑呵呵地说。

  这是榕江县发展经济林的一个缩影。

  榕江县是贵州林业大县之一,森林资源丰富。在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之前,大多数农民主要靠砍伐天然林种植食用菌或烧炭卖维持生计,使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破坏。

  天然林禁伐后,生态得到了保护,“生态贫民”却多了起来。为帮助“生态贫民”走出困境,榕江县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以果树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做活“山” 字文章。

  随着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速铁路建设,榕江借快速通道带来的区位优势,瞄准珠三角市场,提出建设以脐橙为主的10万亩优质果品基地和10万亩笋竹基地目标。现全县有脐橙、杨梅、枇杷等优质果品林8万多亩,竹林6万余亩,许多农民在保护生态中实现了增收。

  走进忠诚镇干烈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漂亮的新房。

  “这几年村民卖果子赚钱了,建新房的人越来越多,一栋比一栋漂亮。”村党支部书记吴永高说。

  干烈村过去除了种西瓜就是靠砍柴烧炭卖,天然林禁伐后,在上级的支持下,全村360多户家家种植果树,仅柑橘就有4000亩,成为榕江县发展柑橘致富的典型村。

  计划乡盛产楠竹。过去,当地农民主要收入靠砍伐楠竹出售。县里为保护生态,大力宣传当地竹笋资源,为农民找市场。随着竹笋价格的不断上涨,这里的农民增强了护竹种竹,培育竹笋挣钱的意识。如今,计划乡楠竹面积由几年前的7000多亩增加到1万多亩,年产冬笋150万公斤,收入1000多万元。竹笋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新的亮点。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让农民在保护生态中致富”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711/1108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榕江县 天然林 农民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