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抓住现代农业的“脉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04  浏览次数:8518
内容摘要:抓住现代农业的“脉搏”

  医生根据脉搏来诊断疾病,抓住现代农业的“脉搏”,能有力地解决现代农业的“瓶颈”问题,也会有力地推进“三化”统筹工作的进展。

  现代农业是区分于历史以来的原始农业、传统农业,是二者向新型农业的发展,也是发展当今农业的必然。从“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的原始农业开始,证明人类告别了采摘果实而充饥的时代,起步了初始的农业生产时代;传统农业的标志是“两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充饥农业,靠一副弯钩犁耕耘土地,收获希冀。后又进展于“气死爹”的较为进步的小四轮机械耕种的初级机械化阶段,即儿子坐着开小型四轮车,老爹当成“四条腿”在后面徒步扶犁。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在“一号文件”中提出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从此,中国农业正式进入了第三个新阶段――现代农业。

  所谓现代农业,实质上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农业生产能力和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它是不断地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产品和现代组织制度、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是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诠释一下:要向农业大量输入机械、化肥、燃料、电力等各种形式的工业辅助能,用现代科技武装,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其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几年来,我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县区及相关部门的组织与努力下,现代农业发展很快。以水利化、机械化为主要生产条件,以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主要生产形式,以集约化、产业化为主要方向目标的现代农业日新月异。近日,市农委起草了《关于坚持“三化”统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指出了我市今后一段时间农业发展的方向、目标、任务,这令我们欣然、心动、心醉。

  蓝图已经绘就,航向已经指明。我们要信心百倍、千帆竞渡、万众一心,满怀信心地向理想的彼岸驶渡。抓住现代农业的“脉搏”,首先就是要大胆创新,勇于改革。要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实现规模经营。一家一户的土地经营模式已经远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所需,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零散经营问题,为现代农业的顺利发展创造一个十分必要的先决条件。

  第二,就是加快农业产业调整,加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方面转移。扶余县弓棚子镇双胜村成立了农业机械生产合作社,全村耕地80多个劳动力即可完成,全村玉米收获只用3至5个人操作收获机就可以了。全村机械化每公顷增收和减负达2400元,剩余的400多个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年人均增收3000元。这样的经营方式就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标志。

  第三,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其转化和应用步伐。要保证必要的生产条件,这样才能发展好现代农业。农业水利化、农业机械化,这两大根本条件必须具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是毛泽东在1934年就提出来的,在“农业八字宪法”中,也把“水”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水利条件不充分,真要遇到天大旱,现代农业就无法保证正常进行,只能是望天兴叹。我市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水利条件,但这还远远不够,要多打机电井,充分利用地下水,拦截过境水,利用空中水,多方位满足农业必需的生产条件。早在1959年,毛泽东就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科学论断,分析“根本出路”这四个字,就可见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位置了。再就是以农业科技推广为中心的高效环保的肥料、高产实用的种子及可行的先进栽培技术等,必须大面积地推广。

  四是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和产业化组织建设,进一步协调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

  五是大力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抓住现代农业的“脉搏””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704/1010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 脉搏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