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江苏姜堰市沈高镇依托高效农业农民创业增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27  浏览次数:8625
内容摘要:江苏姜堰市沈高镇依托高效农业农民创业增收

  3亩大棚番茄和茄子卖出了近5万元的好价钱,这几天,吴小华开心得很。在姜堰市沈高镇双星村,有近六成农户像吴小华这样经营高效农业,全村高效农业面积达到近3000亩,占耕地面积的60%。

  当前,不少地方都在不遗余力引进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借助他们在市场、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发展高效规模农业。而在双星村,近三年没有引进一个外来种植大户,都是本村农民在发展高效农业。“我们没有去招引规模项目。”双星村村支书沈昌宽说,招来几个大户,一下子占用上百、上千亩土地,最后大户们挣了钱,村民拿什么致富

  目前,该村900多户农户中有500多户村民有设施农业项目。“多数家庭是5亩地左右的规模,资金投入和管理都不吃力,每年能有三四万元的纯收入。”沈昌宽说。

  让本地农民成为发展高效农业的主体,并不是要回归到小而散的小农经济。为了让“星星点灯”的模式形成规模效应,该村村干部牵头组建双禾合作社,统一解决建材、种苗、肥料、技术、销售等问题。

  不少村民担心掌握不了技术,合作社聘请了专职技术员,并签订技术承包合同,对大棚蔬菜亩产量作出承诺。“技术员可上心了,比自家的事还认真。”村民吴怀东说,黄瓜育苗的时候,技术员高尔让凌晨两三点还打来电话提醒控制大棚内温度。

  当地村干部还带头开发、推广农业新产品、新技术。

  也并不是所有的新品种都能增收。今年,合作社社长单经美在一亩田的大棚里试种了新品种番茄,因为水土不服,亩产降到了4000公斤,比当地大棚番茄的平均亩产少了1000公斤。“为大家试了水,我个人遭点损失也值得。”单经美说。

  近两年的探索实践中,该村村干部和技术员成功推广了大棚番茄套种豇豆或龙头芋等新技术,让每亩田新增收入3000元。

  为了让村里的农产品卖上好价钱,今年,该村合作社正在建设果蔬批发加工中心,一期工程有望年内投入使用。单经美说,过去,当地农产品至少要经过三四个环节的层层转批,才能到消费者手中,而每个环节利润至少在10%以上。这一中心建成后,果蔬能卖个好价钱,又不至于抬高市场菜价。

  据统计,去年,双星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8万元,其中40%的收益来源于高效农业。依靠发展高效农业,该村年纯收入超过5万元的家庭有100多户。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江苏姜堰市沈高镇依托高效农业农民创业增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627/926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高效 双星 农业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