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养鸽能手谱写创业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06  浏览次数:82262
内容摘要:养鸽能手谱写创业歌

  ??记繁昌县荻港镇养鸽女能手孙桂云的创业故事

  孙桂云是繁昌县荻港镇杨湾村的一位普通妇女,身上满是农村人的朴实和干劲。正是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她柔弱的双肩和勤劳的双手,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路。

  几年前,孙桂云家并不宽裕,看到周围的村民一家家富了起来,她的心里像吞了青果一样,既苦涩又委屈,更不甘心。穷则思变,在一个偶然的时机,孙桂云听说一家小养鸽场即将面临倒闭的消息,多年来寻求致富门路的她看到了曙光。事在人为,做任何事只要肯钻研,不怕吃苦,就没有做不好的事。她开始着手收集市场信息,观察行业动态。面对周边市场对肉鸽的大量需求,经过认真的考察和分析,她审时度势,决定接受这家倒闭的鸽场,集中精力发展肉鸽养殖业。

  2008年,年仅33岁的孙桂云在上有公婆、下有子女、家务繁重的情况下,毅然决定说服丈夫和她一起经营种鸽场。在得到丈夫的认同后,他们多方筹集资金收购了原先的小型养鸽场。孙桂云开始积极参加各种和养鸽有关的学习班,同时还买来了很多有关养鸽方面的书籍来增加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同年,她和丈夫开始饲养第一批500对种鸽。创业是艰辛的,孙桂云的肉鸽养殖场创办伊始,丈夫要照顾家里的耕地,肉鸽养殖的工作便全部落在了她一人身上。她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为鸽添饲料、清扫鸽舍,晚上做完家务之后便拿起书本学习养鸽新知识、新经验,在她的科学管理和精心照料下,到年底养鸽收入就达到了近3万元,孙桂云夫妇也因此积累了一些养鸽方面的宝贵经验。第一年养鸽的收入让她尝到了甜头,2009年1月份她又引进种鸽新品种来饲养,由种鸽孵化幼鸽再发展成肉鸽,到年底实现增收达四万多元。但她并不满足,夫妻俩一刻也不放松,2010年3月在镇农技干部的帮助下重新注册蓝天种鸽养殖场,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种鸽数量已从当初的500对发展到现在2000余对。由于饲养方法科学,再加上她的精心管理,到目前为止,年收入达七万元左右。正是由于她夜以继日不怕吃苦一头钻进了养鸽的学习经营当中,边学习边摸索边发展,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引进新品种,从过去的单一品种已发展到现在的10多个优良种鸽新品种,鸽厂规模由最初的简易搭棚发展成现在的862平方米的种鸽场房,场地面积达扩大到4000多平方米,鸽场的利润也在逐年上升。

  自己富了不算富,孙桂云把自己多年养鸽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并悉心指导。她的愿望是不仅自己要富,还要帮助更多人走上致富之路,她决定在“十二五”期间要发展带动50户养鸽基地,带头把鸽场发展成为当地的龙头和深加工企业。

  为进一步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县农委从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中拿出2万元资金扶持孙桂云发展鸽场,同时镇政府在财政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对种养大户给予3000元奖励。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自己不懈的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孙桂云的养鸽之路将越走越宽。

  孙桂云总结了自己多年创业的心得:创业不是有钱的人才能干的“专利”,只要做个有心人,只要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养鸽能手谱写创业歌”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506/320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肉鸽 繁昌县 新品种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